、    

 

海康威视萤石云视频预览、回放过程中常见问题排查

1、萤石云视频上提示“视频图片加密?”
【问题原因】
设备本地开启了码流加密
【解决方法】
需要输入设备验证码或者再“萤石”-“我的设备”-“…”-“视频图片加密”关闭该功能,重新登录查看。

2、萤石云视频上提示“网络不稳定正在重连?或者一直加载缓冲中?”
【问题原因】
远程访问时,抓包字节过高,没有获取到码流,或者码流参数过高、上行带宽不足等。
【解决方法】
1)预览时的清晰度选择“流畅或高清,不要选择超清”,码流切换测试。
2)或者降低设备的MTU字节,建议降低为1280。
3)降低子码流参数,建议将子码流设置为256kbps
4)重启设备(录像机或摄像机)重新取流。

 

3、萤石云视频上提示“加载失败,错误代码246106”?
请先将录像机升级至最新版本,再测试

4、萤石云视频上提示“设备达到最大连接数或同时预览人数过多”(含预览报错代码:245410或其他代码)
【问题原因】
设备本身有取流路数限制,远程预览需要经过流媒体转发,最多只能同时取2路视频流,即2个终端同时预览。
【解决方法】
先停止局域网内的其他终端对设备的预览以及回放,外网远程避免一个画面同时超过2个人访问,然后将设备断电重启重新取流,或者购买扩容服务。

 

5、萤石云视频上提示“播放失败,请检查摄像机是否关联?”
【问题原因】
录像机下面的摄像头未关联进来,或者本地通道画面异常。
注:
同轴录像机在萤石云预览时,如果添加了网络摄像头需要从N+1通道开始看(N指录像机的路数)
|例如:DS-7916HQH-K4添加网络摄像头后,在萤石云上预览网络摄像头需要从第17通道开始预览;预览同轴摄像头从第1通道开始预览。

【解决方法】
1)先确保录像机本地通道画面预览正常?如果本地画面也看不了,那手机上肯定看不了。
2)切换预览画质(流畅、高清)测试
3)确认萤石云上关联了对应通道(进入入配置-视频通道,查看关联通道是否打勾,如果没有打钩,请勾选对应的通道即可)
4)核对是否是同轴录像机,预览的通道数是否正确。
同轴录像机在萤石云预览时,如果添加了网络摄像头需要从N+1通道开始看(N指录像机的路数)
例:DS-7916HQH-K4添加网络摄像头后,在萤石云上预览网络摄像头需要从第17通道开始预览;预览同轴摄像头从第1通道开始预览。

6、萤石云视频上提示“视频播放失败、回放正常”?

确认型号:
若是DS-71xxN-F1/(P) B版本、DS-78xxN-F1/(P) B版本、DS-7104N-SN-C B版本 ,可尝试升级到官网最新版本看能否解决?

若是其他设备:|
1)建议预览界面从省流量切换到高清看一下能否正常预览?
2)若高清可以看,省流量看不了,则可能是子码流取流的问题。
3)建议在录像配置→编码参数→子码流参数,降低所有通道子码流的分辨率(建议≤352*288)和码率上限(建议<512kbps),保存后重启录像机;再用手机萤石云预览看是否正常。
注:若录像机上调试子码流提示不支持操作,可以单独网页访问IPC降低子码流参数,再重新接入录像机。

▶ 录像回放:

1、萤石云视频上提示“预览正常,回放失败,错误代码260025、260023?”
一般是取流异常导致的,先确保设备升级至最新版本,重启一下APP和设备,或者您可添加至海康互联APP上测试看看。

2、萤石云视频上提示“预览正常,回放设备达到最大连接数?”
【问题现象】
部分回放场景下,回放取流路数只有1路,除了您以外,其他终端再回放录像的时候就会有这个提示
【解决方法】
先关闭其他终端访问这个设备,取消好友分享或将设备断电重启,重新取流。

3、萤石云视频上回放卡顿?
本地卡,手机上回放肯定也卡,本地录像卡顿和硬盘存储有关
本地不卡,手机回放卡顿:
一般是因为网络带宽不足,为了保证预览效果建议您关闭手机所在网络内其他占用流量的软件,也在电脑上测试当前实际上传带宽大小。

4、萤石云视频上回放录像提示“未检测到SD卡或硬盘?”
首先判断一下录像是保存到哪里的。
如果是SD卡存储,检查卡的状态:
如果是硬盘录像机存储的,需要把录像机添加到萤石云,在录像机上面回放录像才可以
【解决方法】
如果是SD卡存储的,建议把卡重新插拔一下试试。如果是硬盘录像机存储的话,检查录像机本地能不能回放录像,如果本地也无法回放录像,检查录像机的硬盘状态和录像计划是否正常。

5、萤石云视频上回放”录像是一段一段的?”
因为录像计划设置的是移动侦测录像,在监控画面内没有物体移动的话,是不会触发录像的,所以是一段一段的。(注意:摄像机如果用云存储方式存储录像,默认移动侦测录像,无法更改。)
【解决方法】
新版本的萤石摄像机大部分可以在萤石云视频APP里开启全天录像的选项,少部分萤石摄像机需要在萤石工作室,处于局域网内设置。
如果是海康录像机的话,需要检查录像机本地是否正常。

6、萤石云视频上回放提示“没有录像文件或回放失败(SD卡&硬盘&云存储)?”

▶ 硬盘内的录像:
1、请确认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设备及回放时间?
2、建议通过本地显示器尝试是否能正常回放?
√ 如果不能回放:
建议检查硬盘管理中硬盘的状态是否正常?
录像配置(点击查看),计划配置里是否开启了对应时间段的录像?
√ 如本地能正常回放:
建议切换手机上网模式(无线模式切换到移动数据上网模式,移动数据上网模式切换到无线模式)再尝试回放。
√ 若您的录像机是NVR 4.0 lite 版本:
移动侦测录像回放失败,建议在录像机本地,点击配置,切换为专家模式,选择录像配置-高级配置,将报警存储打开。

▶ SD卡的录像:
1、请确认是否选择了正确的设备及回放时间?
2、海康摄像机建议通过网页访问尝试回放,是否正常?
√ 如果不能回放:
建议检查SD卡状态是否正常?
录像配置(点击查看)—计划配置里是否开启了对应时间段的录像?建议通过
√ 如果网页可以回放:
建议切换手机上网模式(无线模式切换到移动数据上网模式,移动数据上网模式切换到无线模式)再尝试回放。
3、萤石摄像机建议通过萤石工作室访问,看是否能正常回放?如果也不能,建议通过同一个局域网内访问,查看SD卡状态,录像计划配置情况。
4、SD卡中已经有录像文件了,但是历史录像中还是搜索不到录像:回放默认查询的是设备当天的录像,所以需要检查是否选择对应的日期?

▶ 云存储录像:
如果是云存储录像,建议核查对应时间段内是否有事件触发,从而保证有录像?对应录像时间段内云存储是否处在有效期?

7、萤石云视频上回放提示“视频已加密?”
手机打开萤石云视频—点击左下角萤石—找到设备点击右边的三个“…”—进入设置—视频加密—关闭

 

海康威视垂直双目客流摄像机配置指导

适用型号:CD68XX系列、XD88XX系列
注:配置前先激活摄像机

一、规则配置:
步骤1 :启用客流量:[智能分析]-[配置]-勾选启用客流量

步骤2:标定
摄像机标定方式可选择“自动标定”或“手动标定”
自动标定:
1、将标定方式选择为“自动”,此时图像中会出现绿色的“标定区域”
2、使用鼠标选中“标定区域”,并拖动“标定区域”至图像中平整的地面区域
3、单击“标定”。
4、设备提示“标定成功”,将会出现红色的计数区域(该区域无法手动拖动,为高度强关联)
5、若提示”标定失败,请重新标定”,请调整后重新标定或者使用手动标定
自动标定
手动标定:
1、将标定方式选择为“手动”此时图像中不会出现绿色的“标定区域”
2、单击IPC参数后的“标定
3、据IPC实际安装场景填写“镜头离地高度”“俯仰角”和“倾斜角””,单击“确定4,最后单击“标定“
手动标定:
注:以下事项决定了标定成功率和计数的准确率
1、请选择纹理丰富的平整地面为标定区域
2、请选择亮度分布均匀的区域为标定区域,避免反光及过曝的区域
3、请选择图像中间的区域作为标定区域,避免在图像边缘区域进行标定。
4、如果采用手动标定,那么手动标定的IPC参数一定要符合现场真实测量值不论是自动标定和手动标定,结束后都应进行高度校验,实际标定结果和实际高度偏差不应超过10cm

二、设置检测规则
商业客流支持两种配置方式,规则线和AB区域
1、单击”,在红色计数区域中绘制蓝色多边形制规则区域
2、绘制检测规则
规则线绘制 (线只能画在地面,且尽量画在检测区域中间,不要贴边)
如下左图中蓝色框所示,检测区域为目标生成轨迹的规则区域。配置检测区域时需注意
检测区域(蓝框)必须配置在计数区域 (红框)内;
检测区域不可绘制过小,检测区域距离小于0.5m会导致目标在区域内轨迹帧数不够而被过滤检测线:选择”/”绘制直线型检测线
设置检测规则

AB区域绘制
选择“”和“”绘制A和B 2个多边形检测区域,并确保2个检测区域无重合,默认为正向为A区域到B区域
AB区域绘制

注:
1、AB区域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绘制为多边形。
2、如果检测线上箭头,或者AB区域与实际检测场景进入方向不同,可以单击进行修改
3、完成操作后,切记点击下方保存按钮
4、关于屏蔽区域,在屏蔽区域内目标不进行计数,请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多个客流设备调试
参考单个客流摄像机,将各摄像机客流参数进行标定配置。
相邻两个摄像机交界处,在监控中,以实际地面为准(可以在交界处放置参考物配置),将多个客流摄像机检测线端点连接起来。配置方式如下图所示:
多个客流设备调试

三、相关功能参数
数据实时上传:客流统计数据实时上传的使能开关,勾选后有人经过都会有客流实时数据上传给会增加一定的网络传输流量,建议关闭。中心

数据定时上传:无法选择开启关闭,数据统计周期内会把数据上传给中心

误报过滤:商业客流支持支持去误报,闽值越高
检出更低,检准更高;
判断次数,支持1~5次,次数越高,过滤的准确率越准高

轨迹过滤:当检测目标的运动位移、停留时间小于设置的值时,将不进行计数,请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关于客流数据存储量说明: 人脸客流最大支持50W条,8846客流支持50w条,超出后会循环覆盖。以定时上传为例,默认15分钟一条数据,则50w条数据大概可以保存14年数据。实时上传则为每次上传视为1条数据。

四、客流测试要求
检测线模式:
人员必须从规则区域的一边进入区域,同时跨域检测线,并从线的另一侧完全离开才算做有效客流计数。沿着箭头方向为进入,反向进入为离开。
【左图均为有效客流】
检测线模式
AB区域模式:
需要确保AB区域为进出人员必须经过并出现的区域,人员从A区域进入且B区域离开记为进入;从B区域进入,从A区域离开记为离开AB区域模式

海康威视车载客流量统计摄像机配置指导

适用型号:XM68XX系列、XM88XX系列
注:配置前先激活摄像机

一、规则配置总流程
路径:【智能分析】一【客流量】
1、启用客流量
2、手动标定镜头距离踏板区域高度
3、绘制规则区域
4、绘制踏板区域
5、绘制规则线
6、调整检测线位置方向
规则配置总流程

操作说明:
1、红色检测框
根据标定的高度,由算法生成最大检测区域,无法进行缩放和移动

2、蓝色规则框
绘制的检测区域,根据现场车型情况绘制,需包含 (车外环境+脚踏板
区域+车内环境)三部分。
操作说明
3、脚踏板区域
在车辆开门时配置区域,多级台阶车辆建议将第一级脚踏板区域设置成
脚踏板区域。

4、检测线绘制
在车辆开门时绘制规则线,请在脚踏板区域内绘制规则线,尽量靠近车
门处。
脚踏板区域
标准配置图
脚踏板区域
规则线

二、开关门信号配置
路径:[配置]一[事件]一[报警输入]
报警输入信号类型选择电平信号触发需要根据开关门状态配置报警类型
(仅需配置该项,其余选项默认不动)
1、高电平对应开门、低电平对应关门,则配置成“常开”
2、低电平对应开门、高电平对应关门,则配置成“常闭”
开关门信号配置
三、数据上传
路径:[智能分析]一[数据上传]
根据现场情况配置计数触发方式和报警输入信号类型,同时根据车载主机型号勾选是否启用485传输。
数据上传

四、OSD叠加配置
路径:[智能分析]一[叠加与抓图)
可选择OSD叠加的内容、计数类型、每日清零时间点、手动清零当天数据。

六、高级参数
1、开启高度过滤:为适应公交车环境1.2米以下小孩不投票,设备默认会开启高度过滤,高度闯值1.2米,该高度可调
2、开启儿童计数: 单独统计儿童上下客人数。
3、目标检测方式:共四种模式可选(双目为主、单目为辅;单目为主、双目为辅;仅双目;仅单目),默认为双目为主、单目为辅,根据适用场景选择对应模式
开启高度过滤

4、开启轨迹计算过滤:目标需同时满足运动位移和停留时间才会计数。
5、计数状态:查看设备当前的计数状态,有“计数中”、“计数停止”、“计数暂停
三种状态,计数中代表正常计数,计数暂停代表关门状态或现场场景过暗,计数停
止代表没有开启客流量功能
6、开关门状态:查看设备目前接收到的开关门状态信息,可以根据计数状态和开关门状态来查看设备开关门是否正确配置,是否正常计数,这两个状态需要手动刷新
开启轨迹计算过滤
7、清除储存数据:清除所有客流数据,慎用!
8、键导出:将导出设备的内参、外参、客流的所有基础配置、规则配置、高级参数
9、维护模式:正常使用时不开,排查问题时建议开启,根据子码流显示的POS信息和深度图效果调整参数
清除储存数据

海康威视人脸客流量统计摄像机配置指导

适用型号:DS-2XD81x7F/CF-IZ、DS-2XD80x7F/CF-A、DS-2XD8Ax7F/CF-LZS
一、摄像机参数配置
1、场景配置
场景调整:摄像机一般支持电动镜头,支持远程调焦,
(1)在预览界面调用云台控制界面。
(2)通过调焦+、调焦-进行场景大小的调整,确保人脸在视频画面中的像素密度满足系统辨识要求,且建议场景稍大于整体出入口或通道场景,可以看到人员进出的完整行走路径。
(3)要求有测试人员分别在检测区域内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通过聚焦+、聚焦进行聚焦位置的调整,确保各个位置的人脸都是聚焦清晰的。
2、规则配置
人脸客流设备,判断人员进出的方式有两种,对应两种配置方法,两种配置效果是
一致的,但可以应对不同场景,分别描述如下。

检测线模式
常规场景下,建议使用检测线的方式完成配置,配置调试较为简单,设备默认检测
线模式
(1)进入配置-人脸客流界面,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修改规则区域绘制,并绘制检测线,如下图红框为检测区域,黄线为客流检测线,检测线方向配置根据实际
进出方向选择(但针对人脸客流设备一般都为默认的向下,抓拍进入人脸)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修改规则区域绘制

(2)规则区域绘制建议上下留足客流检测区域,如下左侧为推荐配置,右侧即为检
测区域不足不推荐配置,也可以使用程序默认生成的大规则区域
(3)检测线绘制建议尽可能配置在规则区域中偏下部分,在保证进入人员覆盖的同
时减少前后遮挡风险,需要确保人员进出都会经过检测线
规则区域绘制建议上下留足客流检测区域

(4)人员计数原则,客流功能,人员必须从上半规则区域出现,穿过检测线并且从
下半规则区域消失,才会进行统计。
人员计数原则,客流功能

AB 区域模式
AB 区域设置一般使用在现场场景人员可能存在进门转弯,横线检测线可能出现漏检
误检的场景下,可以使用 AB 区域多边形的配置实现折线包裹或分区域判断等场景适配
(1)进入配置-人脸客流界面,选择绘制区域 A、B,进行 A、B 区域的绘制,AB 区
域绘制必须在规则区域内
(2)根据实际情况更改进入方向,AB 区域模式下固定从 A 区域到 B 区域为进入,
从 B 区域到 A 区域为离开
选择绘制区域 A、B,进行 A、B 区域的绘制

(3)计数原则:需要确保 AB 区域为进出人员必须经过并出现的区域,人员从 A 区
域进入且 B 区域离开,记为进入;从 B 区域进入,从 A 区域离开记为离开
需要确保 AB 区域为进出人员必须经过并出现的区域

(4)特殊场景适配:通过凹凸多边形等配置方式,实现折线判断、不同进入区域判
断等场景适配,如下示意图,红色是正常进入,黑色行走方式可以做到有效过滤
特殊场景适配

二、高级参数配置

高级参数配置
(1)人脸抓拍模式:人脸客流设备支持且仅支持最佳抓拍模式,快速抓拍在该设备
逻辑上无法实现
(2)抓拍次数、抓拍阈值:设置设备抓拍人脸上传的张数及评分阈值,满足阈值人脸才抓拍,一般设置 20
(3)人脸曝光:根据现场逆光情况启用,参考亮度与最短持续时间一般保持默认人脸姿态过滤:根据人脸角度对抓拍的人脸进行二次判断过滤,即抓拍人脸在满
足抓拍阈值评分基础上,需要继续满足姿态过滤角度,默认都为 70 度,即左右大于 70 度,上下大于 70 度人脸不抓拍
(4)客流参数:数据实时上传若启用则每过一人,上报一条客流实时报警;统计周
期为设备客流周期数据上报及记录设备存储的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勾选及
修改;算法置信度一般保持默认不修改

三、比对去重配置
设备人脸库比对默认开启,动态人脸库比对实现一定时间内进入去重,静态人脸库
比对实现无效人员过滤等功能,配置方法如下
动态人脸库
(1)动态人脸库根据抓拍图片自动生成并建模,外部不可见,库容大小与静态人脸
库共用总库容,总库容 9 万张动态人脸库默认比对去重时间 40min,配置-人脸客流-规则配置中,0-24 小时可设
动态人脸库

静态人脸库
(1) 首先需要确认设备有添加静态人脸库,静态人脸库添加操作参考第六步
(2)进入配置-人脸客流-报警配置界面
(3) 勾选需要配置的人脸库勾选需要针对该人脸库实现的功能
(4)客流去重:当前选择的人脸库,对其中人员进行客流去重功能,若该库中人员
进入,其客流会记录为重复数据
(5)人脸抓拍上传:当前选择的人脸库,当其中人员进入时,其人脸会抓拍上传,
即和上一项客流去重功能结合,实现当前选择人脸库的客流去重、人脸抓拍上传单独配置
单独配置

四、其他相关参数配置
(1) 客流 OSD 叠加配置:配置-人脸客流-叠加与抓图中,客流 OSD 配置,默认叠加进入、离开、重复三项,现场可以根据需求修改
客流 OSD 叠加配置(2)报警上传配置:设备的人脸抓拍、人脸比对、客流等信息的上报,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在规则配置界面进行开启关闭
报警上传配置

五、静态人脸库配置
(1)进入配置-人脸库界面,在人脸库右侧点击“+”按钮,添加静态人脸库,可以
设置对应人脸库名称及比对相似度阈值
(2) 通过添加、导入、建模、批量建模、修改、删除等按钮添加删除人脸至人脸库中
(3) 添加,单张添加人脸照片,并且编写信息,照片添加后自动建模
(4)导入,批量导入人脸图片,人脸图片的命名为添加后的人脸名字信息,导入后
的图片默认未建模
(5)建模、批量建模,对未建模的图片进行建模操作,导入操作后必须操作建模操
作,建模完成后会返回建模结果并导出失败结果,建模过程中也可以关闭网页
(6)修改,修改添加至人脸库中人脸的名字、年龄、证件等信息
(7)删除,从人脸库中删除人脸图片
人脸库界面
从人脸库中操作人脸图

注:人脸图片要求
人脸注册图片建议是两眼间距不低于 60 像素(最低要求 40 像素),姿态上下左右角度偏转不超过 10°的正面数码照,以二代证与数码照为宜

海康威视双目客流摄像机常见问题

一、双目的客流量统计摄像机图像效果是黑白的原因
双目的客流量统计摄像机主要功能是做数据统计,所以弱化了图像效果,将性能让给统计的准确性 。
一般单目的摄像机是彩色的,具体请以实际图像效果为准。

二、双目客流规则保存时提示规则错误
1、检查规则配置是否存在错误,如规则线超出规则框等问题
2、规则双目客流规则时,请使用IE浏览器,更新控件
3、使用谷歌浏览器时,红框可移动,实际为错误情况,请更换IE浏览器

三、双目客流高度标定时,发现真实的安装高度无法覆盖完整个通道,这种情况下,可否通过手动标定来提高安装高度
不可以,高度是双目客流相机用来识别目标的重要特征值,标定的高度不准,会导致相机无法正常识别到目标,从而导致误计。

四、垂直双目客流相机是否支持清除单方向的客流数据
不支持,清零操作会将双向数据均归零,可通过调节OSD显示单方向客流数据。

五、垂直双目客流能否显示人的高度吗
可以,勾选配置-客流量-高级配置-显示高度后,能显示画面内经过人的高度(最多支持同时显示8个人,建议以实际设备为准)
显示高度

六、双目客流标定后提示标定未生效
在自动标定或者手动标定后,一定要点击下方保存,否则标定不一定生效。

七、垂直双目客流统计能否过滤掉小孩
可以,勾选配置-客流量-高级配置-开启高度过滤后,设置阈值高度,能过滤掉低于此身高的人的数据,有效的过滤小孩的影响。

海康威视车载客流摄像机常见问题

一、车载客流计数不准
1、设备安装位置太靠车内,理想的安装位置是在门框处,若因为遮挡、高度-宽度对应等问题必须向内安装,太靠内甚至垂点在第二级台阶上时设备效果会受到影响。设备安装时应该尽量向理想安装位置靠拢;

2、踏板区域检测线配置不对导致,踏板区域和检测线配置均需要在开门状态下配置,踏板区域绘制开门后踏板区域,检测线绘制开门后通道宽度;

3、出现人站在踏板区域,开门后直接下车漏记情况,检测线位置离车门较远导致,设备关门状态是算法关闭状态,开门后开始检测统计,若检测线离车门较远,人员在开门前可能已经站在线外或者线上,则在开门后该人可能会漏记。如果是这种情况适当将检测线靠近门配置;

4、上车时且多为老年人或者比较矮的人,由于上车时人员特别是老年人上车可能会有一点弯腰,设备默认高度过滤为120cm,若人本身比较矮,再弯腰上车,就可能会出现漏记情况。可以适当将高度过滤值降低,可以降到110cm;

5、光线亮度有变化时设备漏记,光线变化时设备画面会有亮暗变化对于算法而言相当于画面出现全屏幕的噪点,该时刻上下车的人有可能出现漏记.

2、车载客流与普通双目客流有什么区别
车载客流相较于普通双目客流增加踏板区域、开关门间隔计数。

3、车载客流的开关门间隔计数说明
针对车载环境需求,车载客流新增了按照车辆开关门的状态进行客流计数的功能;该功能需要设备连接车辆开关门信号并正确配置,设备数据上传及报表都可以按照开关门状态上传统计。

4、车载客流的计数状态有什么作用
查看设备当前的计数状态,有“计数中”、“计数停止”、“计数暂停”三种状态,计数中代表正常计数,计数暂停代表关门状态或现场场景过暗,计数停止代表没有开启客流量功能。

5、车载客流的开关门状态有什么作用
查看设备目前接收到的开关门状态信息,可以根据计数状态和开关门状态来查看设备开关门是否正确配置,是否正常计数,这两个状态需要手动刷新。

6、车载客流如何关联开关门信息
将开门脉冲信号线接入设备ALARM IN1 端,关门脉冲信号线接入设备ALARM IN2 端,地线接入设备GND。

海康威视人脸客流相机常见问题

一、人脸客流相机的规则配置中检测线和检测区域的区别
人脸客流相机,判断人员进出的方式有两种,对应两种配置方法,两种配置效果是一致的,但可以应对不同场景,分别描述如下:

1、检测线模式:人员必须从上半规则区域出现,穿过检测线并且从下半规则区域消失,才会进行统计。

2、AB区域模式:AB区域设置一般使用在现场场景人员可能存在进门转弯,横线检测线可能出现漏检误检的场景下,可以使用AB区域多边形的配置实现折线包裹或分区域判断等场景适配。

二、人脸客流的应用中查找不到人脸抓拍数据
人脸抓拍及比对数据需要相机插SD卡后才能查询到人脸抓拍数据。
操作步骤:
1、相机上插入SD卡,并在存储上进行格式化操作。
2、联动方式勾选上传FTP/SD卡/NAS。

三、人脸客流相机的算法置信度
检测的置信度,阈值越高,越不容易检测出目标,但检测准确率越高。

四、人脸客流人员进入规则框,但不抓拍的原因
客流统计中的进入客流会被抓拍一张进入过程中最佳人脸上传,客流进入数据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会抓拍人脸。

五、人脸客流摄像机没有配置人脸库但人员进入会记录重复数据
设备有动态人脸库,即设备将抓拍的评分较高的人脸图导入动态人脸客流在去重时间内,该目标再次进入则进入和重复数据均+1

六、人脸客流不想有重复数据的调试方法
规则配置界面有去重时间可配置,若配置为0,则不存在动态库人脸去重功能(即没有重复数据)

七、人脸客流去重的取消方法
客流去重分为动态库去重和静态库去重。
动态库去重可以在【规则配置】->【客流去重时间】设置去重时间为0来取消动态库去重。

动态库去重

静态库去重可以在【报警配置】中,取消‘客流去重’的勾选,来取消静态库的去重。

静态库去重

注:
1、人脸客流相机应用中人脸比对结果不可以导出
2、人脸客流相机的客流数据报表方式有日报表、周报表、月报表、年报表

海康威视常用读卡器拨码说明

a)、读卡器选择485接线,前4位进行地址拨码,后面四位无需拨码,都是OFF的状态;
读卡器选择485接线

b) 读卡器选择韦根接线,前四位都是OFF状态,无需进行地址拨码,第6位拨为ON,第7位除非明确要求用韦根26通讯,否则不用拨。(w26指读卡器卡号是8位数时,w34指读卡器卡号是10位数时)。

注:拨码开关5为预留,指的是-M的读卡器,如果是-C的CPU卡读卡器,5拨ON是读卡序列号,OFF是读卡内容。

新款行业读卡器拨码开关5号位代表卡片安全

ON:关闭 M1 卡加密、关闭非法 M1 卡识别,启用 NFC 开门

OFF:启用 M1 卡加密、启用非法 M1 卡识别,关闭 NFC 开门

涉及型号有:

DS-K1102AEM、DS-K1102AEMK、DS-K1102AM、DS-K1102AMK、DS-K1108AM、DS-K1108AMK、DS-K1108AS、DS-K1108ASK、DS-K1808AM、DS-K1808AMK

485及韦根接线线材建议选用RVVP1.0的规格,不能用网线替代
485接线建议不超过800米,韦根接线建议不超过80米。
韦根接线建议不超过80米

海康威视道闸进车正常抬杆,过车后道闸一直不落杆的故障处理

先判断防砸方案是“雷达防砸”还是“线圈+车检器防砸”

一、防砸雷达方案

第一步:直接看防砸雷达指示灯颜色

现象1:过车后(没车了),防砸雷达绿灯一直常亮

说明:雷达误检测, 雷达持续输出防砸型号,导致不落杆

解决:检测范围内是否有虚警点引起?(点击此处查看

 

现象2:过车后(没车了),雷达红灯一直闪烁
说明: 雷达异常,雷达持续输出防砸型号,导致不落杆
解决:检测接线、供电等
正常雷达运行,红灯常亮,代表电源灯,绿灯灭,代表没有触发到雷达,触发到雷达后绿灯会亮。
1. 检查雷达供电是否正常,雷达供电要求DC12-1A以上,使用雷达自带适配器供电,严禁从道闸控制板上12V取电,道闸控制板上12V不稳定,道闸运行时存在压降,调换电源试下是否是供电问题;
2.检查雷达供电接线是否正常,红色线接正极,黑色线接负极,保证接头固定良好,其他接头做好绝缘
3. 如果排除不是供电和接线问题,则雷达内部元器件可能有损坏,需要返修。

 

现象3:过车后(没车了),雷达不亮灯(此时状态正常),继续测试↓

→ 手挡一下雷达:雷达绿灯也不亮?

说明:雷达不能正常被触发,雷达异常,可能在持续输出防砸型号,导致不落杆

解决:固件升级、雷达故障(点击此处查看

→ 手挡一下雷达:雷达绿灯会亮;手放下,绿灯熄灭

说明:雷达触发正常

 

第二步:拔掉防砸线(雷达和道闸的接线),看杆子会不会自动落下?
注:
雷达和控制盒的接线为防砸线。
抓拍机控制盒的连接线叫开闸线。

现象1:拔防砸线后,落杆了

说明:雷达持续输出防砸型号,导致不落杆

解决:雷达接线错误,检测雷达接线(点击此处查看

 

现象2:拔防砸线后,还是不落杆

说明:不是防砸信号限制了落杆,跟防砸没关系

解决:看第三步

 

—————————————————————————————

第三步:再拔掉开闸线(抓拍机和道闸的接线),看杆子会不会自动落下?

现象1:拔开闸线后,落杆了

说明:抓拍机输出锁闸信号,导致不落杆

解决:检查抓拍机程序,其次是否有锁闸操作?(点击此处查看

 

现象2:拔开闸线后,还是不落杆

说明:不是开闸信号限制了落杆,跟抓拍机没关系,是道闸本身故障

解决:检查手摇是否正常,是否有故障码,供电等
道闸本身故障——排查点:
检查1:道闸供电是否稳定?
标准电压范围220V,允许浮动范围±10%以内

检查2:控制盒是否报故障?
参考道闸对应的故障代码排查(点击查看

检查3:机械限位是否顶死?
尝试断电手摇使机械结构离开顶死位置,重新检查调整弹簧平衡并学习限位。

二、防砸线圈方案

第一步:直接看防砸车检器指示灯颜色

现象1:过车后(没车了),车检器红灯一直常亮

说明:车检器故障, 持续输出防砸型号,导致不落杆

解决:检查车检器本身故障,线圈装没装好?是否未接入车检器?(点击此处查看

 

现象2:过车后(没车了),车检器不亮灯

说明:车检器状态正常

解决:看第二步

 

第二步:拔掉防砸线(车检器和道闸的接线),看杆子会不会自动落下?
注:
雷达和控制盒的接线为防砸线。
抓拍机控制盒的连接线叫开闸线。

现象1:拔防砸线后,落杆了

说明:车检器持续输出防砸型号,导致不落杆

解决:防砸线圈接线错误,检测线圈接线(点击此处查看)

 

现象2:拔防砸线后,还是不落杆

说明:不是防砸信号限制了落杆,跟防砸没关系

解决:看第三步

 

—————————————————————————————

第三步:再拔掉开闸线(车检器和道闸的接线),看杆子会不会自动落下?

现象1:拔开闸线后,落杆了

说明:抓拍机输出锁闸信号,导致不落杆

解决:检查抓拍机程序,其次看是否有锁闸操作?(点击此处查看

 

现象2:拔开闸线后,还是不落杆

说明:不是开闸信号限制了落杆,跟抓拍机没关系,是道闸本身故障

解决:检查手摇是否正常,是否有故障码,供电等(点击此处查看)

道闸本身故障——排查点:
检查1:道闸供电是否稳定?
标准电压范围220V,允许浮动范围±10%以内

检查2:控制盒是否报故障?
参考道闸对应的故障代码排查(点击查看

检查3:机械限位是否顶死?
尝试断电手摇使机械结构离开顶死位置,重新检查调整弹簧平衡并学习限位。

 

 

 

海康威视车检器安装指导

一、线圈施工检查
线圈施工不规范的地方,必须整改
1.采用0.75mm2以上的耐高温高压导线,绕五圈,标准电感值100-300uH
2.线圈线引线部分每米大于20绞接入车检器
3.强弱电分离,整理线路预埋管路面沥青/环氧树脂(不能用水泥填缝!)

电感检测:
万用表上电感量程标注:L,单位:mH,则说明具备电感测量功能
检查是否符合标准电感值100-300uH
测试时,线圈不能接入车检器内

线圈尺寸 :
项目以检测小车为主,防砸线圈宽度切割 1米宽;
项目以检测大车为主,防砸线圈宽度切割1.5米宽;
且矩形线圈要切割4个倒角,防止尖角破坏线圈电缆,倒角规格15*15cm

二、环境检查
环境干扰:
1.相邻线圈接入两个车检器内,线圈间隔1.3米以上。如果两个线圈接到一个车检器中,间距不小于60公分
2.线圈需避开破损的路面,混凝土路面要避开接缝
3.线圈周围50厘米范围内不能有大量的金属,如井盖、雨水沟盖板等
4.线圈周围1米范围内不能有超过220v的供电线路。若存在断开220V供电测试车检器运行是否稳定
5.线圈西数一般绕制5圈,当环形线圈是被放置于钢筋混凝的钢筋网之上时,线圈必须在钢筋之上至少5厘米,并应增加1-2圈线圈匝数
6.地感线圈在未接入车检器情况下,线圈两端交流电压应小于2mV:

三、车检器调试
灵敏度拨码:出厂默认灵敏度为中高,建议灵敏度使用中高。若现场车检器检测灯DETECT1/DETECT2无车情况下常亮或者频闪,需要降低灵敏度
频率拨码:相邻车检器之间频率必须错开,设置其中一个车检器频率拨码OFF/OFF.另一个车检器频率拨码ON/ON。
逻辑拨码:非混行车道设置OFF/OFF,混行车道设置ON/OFF到达线圈1抓拍或OFF/ON到达线圈2抓拍。

四.数据分析与波形采集
1.串口工具:
USB转485串口线=USB转232串口线+232转485模块
secureCRT工具
2.数据分析:在secureCRT中输入 Sens 命令,出现如下界面:

Sens
LOOP1-700-350-1167251-1167258-167259-57-18238-18260-332-331-331
LOOP2-0-0-0-0-0-10-0-0-0-0-0

稳定性:在无车状态下,第一个红框的两个值的差值要小于 100,第二红框的三个数的差值要小于 8。多测几次,查看稳定性。
错频:查看两台车检器之间中第二个红色区域数字的数据差值需大于150。差值小于150以内存在同频干扰。

3、波形采集:USB转485串口线连接车检器485+/485-.波特率 115200在 secureCRT中输入TC 指令,短按reset 按钮开始波形采集
数据采集完成后
短按reset键停止数据采集,输入outputClose命令或者重启车检器后才能正常运行
注意:
1.采集波形必须单线圈采集,不能同时接着双线圈采集
2.重启车检器时,地感线圈上不能有车 ;

ICP备案号:晋ICP备18007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