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1:将人脸门禁一体机的485两芯线接入门禁控制器的485端子
步骤2:登录人脸门禁一体机主菜单,【通讯设置】-【RS485设置】,选择【门禁控制器】(以ASI8213S为例),若无此选项,则在通讯设置—串口设置,选择串口输出(以ASI7213Y-V3为例)
步骤3:将人脸门禁一体机以及门禁控制器同时加入SmartPSS Plus,同时下发人员权限,人员权限需要绑定卡号
步骤1:将人脸门禁一体机的485两芯线接入门禁控制器的485端子
步骤2:登录人脸门禁一体机主菜单,【通讯设置】-【RS485设置】,选择【门禁控制器】(以ASI8213S为例),若无此选项,则在通讯设置—串口设置,选择串口输出(以ASI7213Y-V3为例)
步骤3:将人脸门禁一体机以及门禁控制器同时加入SmartPSS Plus,同时下发人员权限,人员权限需要绑定卡号
步骤1:登录设备web,选择【对讲设置】-【SIP服务器】,服务器类型选择VTO,点击启用
步骤2:选择【室内机管理】,点击添加,输入室内机房间号,其余参数保持默认,点击确认
步骤3:进入室内机工程设置界面,选择【SIP服务器】,其中服务器IP填写为一体机IP地址,端口输入5060,选择启用,其余参数保持默认,点击确定
步骤4:室内机【工程设置】-【网络终端】,门口机IP地址填写一体机IP,分别输入一体机用户名以及密码
步骤5:如有从门口机,在门口机管理界面,点击添加,分别输入编号,IP地址,用户名,密码,点击确认
步骤1:登录设备web,选择【报警联动】选择对应的防区,点击修改
步骤2:根据对应的报警类型(常开或常闭)设置报警输入类型,勾选门禁联动启用
步骤1:在SmartPSS Plus【人事管理】中为该人员设置个人密码
步骤2:读卡器上输入密码的格式为“userid+#+密码+#”,比如该人员的人员编号为123设置的人员密码是123456,则在读卡器上输入123#123456#,进行密码开门
步骤1:在SmartPSS Plus中,选择【门禁配置】-【高级配置】-【多人开门】,添加人员组
步骤2:为该人员组添加对应人员
步骤3:在高级配置—多人开门中设置有效人数,开门方式
门禁控制器通过主板上的报警输入端子实现消防联动,实现所有门常开
步骤1:将消防报警信号(开关量信号,常开信号)接入门禁控制器的报警输入1即可
单门双向
2路报警输入
外部报警可联动门开关状态。
AUX1 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开
AUX2 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闭。
两门双向
6路报警输入
外部报警可联动门开关状态。
AUX1~AUX2 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开
AUX3~AUX4 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闭。
四门单向
2 路报警输入
外部报警可联动门开关状态。
AUX1 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开
AUX2 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闭。
四门双向
8路报警输入
外部报警可联动门开关状态。
AUX1~AUX2 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开
AUX3~AUX4 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闭。
八门单向
8 路报警输入
外部报警可联动门开关状态。
AUX1~AUX2 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开
AUX3~AUX4 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闭
步骤1:确保在读卡器上刷卡能够正常开门
步骤2:在SmartPSS Plus的门配置中开启“远程验证”使能
步骤1:确保电锁的门磁反馈信号线接入门禁控制器的SR和GND口
步骤2:在SmartPSS Plus的门配置中开启门磁使能
步骤3:在SmartPSS Plus的权限管理中,设置门与门的互锁关系
完成以上配置后,可实现控制器组内互锁(门禁控制器不支持组间互锁),如上图,实现门1和门2互锁,门3和门4互锁
单门双向门禁控制器,支持两门双向进出,当有报警输入时触发外部报警输出设备产生报警
一、出门按钮/门磁接线说明
出门按钮+门磁所对应的接线端子如下图:
出门按钮+门磁接线端子说明:
GND 1 ————- 1号门出门按钮、 1 号门门磁输入和RS485共用
PUSH1————- 1 号门出门按钮
SR1————- 1 号门磁输入
二、外部报警输入接线说明
支持 2 路外部报警输入,如下图
GND———- 报警输入 1、2 端口共用
ALM1 ———-报警输入 1 端口
ALM2 ———-报警输入 2 端口
外部报警输入端口,可接烟感探测器、红外探测器等
外部报警可联动门开关状态
ALAMRM1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开
ALAMRM2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闭
三、报警输出接线说明
2 路报警输出,内部报警输入(如门超时)或者外部报警输入,触发报警后报警输出设备产生报警,持续时间为 15s。
报警输出可有两种连接方式,请根据报警设备选择,例如 IPC 可使用方式一,声光警号选择方式二,如下图:
报警输出接口接线说明:
OUT1+ 、OUT1-
ALM1 触发报警输出
门超时、门闯入报警输出
进门读卡器防拆报警输出
OUT2+、OUT2-
ALM2 触发报警输出
出门读卡器防拆报警输出
注:内外部报警输出端口,可接声光报警器等
四、门锁接线说明
门锁控制输出支持 2 组门锁控制输出,端子后面的序号表示对应的门。请根据锁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下图
电机锁
磁力锁
电插锁
门锁控制输出接口说明:
NC1、COM1 、NO1
1 号门门锁控制
NC2、COM2、NO2
2 号门门锁控制
五、读卡器接线说明
1 个门仅支持接入一种类型的读卡器,485 和韦根只能选择其一。
读卡器所对应的接线端子如下图,以 1 号门为例,其他读卡器与其相同。
六、拨码开关说明
开关在 ON 表示 1。
开关在下表示 0
1~4 全部为 0,设备上电后,系统正常启动。
1~4 全部为 1,设备上电启动后进入 BOOT 模式。
1、3 为 1,其他为 0,设备重启后系统恢复出厂状态。
2、4 为 1,其他为 0,设备重启后系统恢复出厂状态,但保留用户信息。
两门双向门禁控制器,支持两门双向进出,当有报警输入时触发外部报警输出设备产生报警。
设备接线示意图如下图
一、接线端子说明:
序号1: RS485 通讯
序号2:出门按钮、门磁
序号3:外部报警输入
序号4:外部报警输出
序号5:门锁控制输出
序号6: 内部报警输出
序号7:拨码开关
序号8: TCP/IP,软件平台接口
序号9: 1 号进门读卡器
序号10:1 号出门读卡器
序号11: 1 号进门读卡器
序号12: 2 号出门读卡器
序号13 : 重启键
序号14: DC 12V 电源接口
注:
15、16————–门锁状态指示灯
17、18————–报警状态指示灯
19 ————–1 号门进门读卡器检测指示灯
20 ————–1 号门出门读卡器检测指示灯
21 ————–2 号门进门读卡器检测指示灯
22————– 2 号门出门读卡器检测指示灯
23————– 电源指示灯
二、出门按钮/门磁接线说明
出门按钮+门磁所对应的接线端子如下图
PUSH1 ———–1 号门出门按钮
GND ———–1 号门出门按钮和 1 号门门磁输入共用
SR1———– 1 号门门磁输入
PUSH2 ———–2 号门出门按钮
GND ———–2 号门出门按钮和 2 号门门磁输入共用
SR2 ———–2 号门门磁输入
三、外部报警输入接线说明
支持 4 路外部报警输入外部报警输入如下图:
ALM1 ————报警输入1端口
GND————–报警输入1、2端口共用
ALM2————报警输入2端口
ALM3 ————报警输入3端口
GND————–报警输入3、4端口共用
ALM4————报警输入4端口
外部报警输入端口,可接烟感探测器、红外探测器等
外部报警可联动门开关状态
ALAMRM1 ~ ALAMRM2
外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开
ALAMRM3~ALAMR4 外
部报警联动所有门常闭
四、外部报警输出接线说明
2 路外部报警输出,触发报警后报警输出设备产生报警,持续时间为 15s。
外部报警输出可有两种连接方式,请根据报警设备选择,例如 IPC 可使用方式一,声光警号选择方式二,如下图
OUT1+ 、OUT1+-
ALM1/ALM2触发报警输出
OUT2+ 、OUT2+-
ALM3/ALM4触发报警输出
注:外部报警输出端口,可接声光报警器等
五、门锁接线说明
门锁控制输出支持 4 组门锁控制输出,端子后面的序号表示对应的门。请根据锁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下图
电机锁
磁力锁
电插锁
门锁控制输出接口说明:
NC1、COM1 、NO1
1 号门门锁控制
NC2、COM2、NO2
2 号门门锁控制
六、内部报警输出接线说明
2 路内部报警输出,内部报警输入(如门超时)触发报警后,报警输出设备产生报警,持续时间为 15s。
连接报警输出设备时请根据常开或者常闭状态来选择 NC/NO。
NC,即常闭。
NO,即常开。
内部报警输出可有两种连接方式,请根据报警设备选择,例如 IPC 可使用方式一,声光警号选择方式二,如下图:
内部报警输出接线端子说明:
NC3、COM3、NO3
1 号门进门读卡器和出门读卡器防拆报警输出
1 号门超时、门闯入报警输出
内部报警输出端口,可接声光报警器等
NC4、COM4、NO4
2号门进门读卡器和出门读卡器防拆报警输出
2 号门超时、门闯入报警输出
内部报警输出端口,可接声光报警器等
七、读卡器接线说明
1 个门仅支持接入一种类型的读卡器,485 和韦根只能选择其一。
读卡器所对应的接线端子如下图,以 1 号门为例,其他读卡器与其相同。
八、拨码开关说明
开关在 ON 表示 1。
开关在下表示 0
1~8,全部为 0,系统正常启动。
1~8,全部为 1,设备启动后进入 BOOT 模式。
1、3、5、7 为 1,其他为 0,设备重启后系统恢复出厂状态。
2、4、6、8 为 1,其他为 0,设备重启后系统恢复出厂状态,但保留用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