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清单:
1、鱼眼车位相机:DS-TCP506-EP
2、I0控制盒:接1个鱼眼相机扩展12路车位指示灯【DS-TPM101】
3、外置灯
架设方案:
1、鱼眼相机安装安装要求:适合两个立柱之间有3个车位,相机安装在车道的中间,中间立柱处。只做车位状态识别,最多支持对12个车位进行状态检测。二分模式有两个通道,每个通道最多设置6个车位。

2、外置灯安装安装要求:外置灯安装位置为各个泊位正前方,即泊位线正上方,安装方式为桥架打孔安装。示意图如下

安装说明
设备可安装在多种承重体上,本文以桥架为例。前提条件:桥架已安装完毕。
注:桥架应具备一定的厚度并且桥架承重至少为设备重量之和的3倍。
步骤1 在桥架上打1个孔,直径稍大于设备底部螺柱直径(30mm)
步骤2 将设备底部一体化线缆穿过桥架上的孔位,使螺柱嵌入孔内。
步骤3 调整设备方向,使顶部箭头指示方向与过道一致。

步骤4 将紧固螺母穿过一体化线缆,并拧紧到设备底部螺柱上,固定设备到桥架上。
步骤5 连接设备线缆并上电。
模式1:接入诱导管理器。
设备可通过网线接入诱导管理器内网口,此时需单独接入12V DC电源。
模式2:接入交换机。
设备可通过网线接入POE交换机,由交换机给设备直接供电。

线路连接
1、相机通过485口连接到控制盒,相机端485口的D+、D-、G与控制盒485口的A、B、G依次对应即可;
2、外置灯接入控制盒,外置灯和控制盒端口的5V(给灯供电)、R、G依次对应即可;控制盒上的1~12外置灯接口,依次对应为相机通道1的1~6泊位画线区域、通道2的1~6泊位画线区域;
3、控制盒使用DC24V/2.5A(≥60W)电源供电;

相机调试
1.模式配置
在预览界面选择二分模式进行切换,切换后会提示重启,选择是。相机重启后即会显示之前选择的模式;在二分模式下才可以进行车位配置、画面PT拖拽矫正等操作。

2.画面调整
预览界面选择对应画面通道,在云台控制中调整画面角度,一般以泊位在图像中间位置处

3.波特率配置
在相机【系统-系统设置-串口参数】中,将RS-485波特率设置为9600bps

4.车位配置
该模式下默认使用通道1和通道2,单个通道最大支持6个车位。识别区域绘制需要严格按照地面车位线进行绘制,不要超出车位线;按照实际内容从左到右配置车位号

5.车位指示灯配置
在相机【抓拍-抓拍参数-车位指示灯】中,将控灯模式更改为外置灯并配置每个泊位对应的灯源。可配置各个灯的颜色,不同状态下为红/绿/灭,其他颜色暂不支持。
注:控制盒上的1~12外置灯接口,依次对应为相机通道1的1~6泊位画线区域、通道2的1~6泊位画线区域

6.车位状态确认
在相机【系统-系统设置-车位状态】页面中,可查看当前泊位状态及指示灯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