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
内容摘选
第2章 目标应用配置
2.1 相机设备添加
Web 登陆超脑设备,进入配置-系统-通道管理-添加,进行 IP 通道编辑进行添加。如
下图所示:
2.2 智能引擎选择
进入超脑配置-系统-智能配置-引擎配置,模式选择目标识别并保存,刷新界面确保状
态运行中,如下图所示:
2.3 名单库创建
进入配置-名单库-添加,可以创建命名名单库,如下图所示:
2.4 名单库图片导入
点击创建命名完成的名单库,进入名单库可选择单张图片添加或者点击导入进行批量
的导入,如下图所示:
名单库图片要求如下:
2.5 目标抓拍配置
进入配置-智能分析-目标抓拍配置,选择对应的通道,点击“规则配置”,进行抓拍
规则配置。
●若前端相机支持目标检测和主动传图功能,例如全局相机、海康威视泛智能目标抓
拍机等,则海康超脑接收前端相机推送过来的抓拍图片,“规则配置”会默认勾选,
抓拍区域和最小瞳距默认前端配置即可。所以在接入之前,请参考相机安装配置文
档对相机进行配置调试,确保相机可以准确抓拍与及时推图。
若需单独将目标抓拍报警和图片进一步上传平台软件,需在海康超脑的联动方式中勾
选“上传中心”。
● 若前端相机不支持目标检测和主动传图功能,则手动勾选“规则配置”。根据实际
场景需求,点击 ,绘制好最小瞳距,点击
,绘制好检测区域,点击“保存”。
设置好布防时间,勾选所需要的联动方式,点击“保存”,点击“高级参数”,勾选是
否启用动态分析,点击“保存”。
相关参数介绍:
最小瞳距:即能抓拍到目标图片时瞳距所要满足的最小值,默认根据前端相机的分辨
率得出。实际使用过程中需根据实际场景进行调整配置。瞳距设置范围 19-499,低于
最小瞳距不抓拍。
启用动态分析:即对布防区域内的目标进行动态分析。当检测到目标时,画面中目标
将被绿色方框框定。
抓拍间隔:即目标从进入检测区域到离开检测区域之间,每几帧进行抓拍,默认值为
25。
抓拍次数:即从目标进入检测区域到离开检测区域的过程中抓拍的次数,默认为 1。
灵敏度:即检测目标时的灵敏度,灵敏度越大,越容易检测出,同时误检也会越多,
相应的漏检会减少,保持默认值即可。
目标生成速度:即进入检测区域的目标生成目标的速度,值越大,目标生成越快,保
持默认值即可。
注意:若接入前端相机支持目标检测和主动推图功能,但在接入海康超脑后,海康超
脑检索不到前端抓拍的图片,则可先检查前端智能抓拍机的抓拍参数是否已勾选“背
景大图上传”,再在海康官网下载 SDK DEMO 或者 4200 客户端,接入前端抓拍机后进行对比测试。
。。。。。。。。。。。。。。。。。。。。。。。。。。。。。。。。。。。。。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