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锐捷网管交换机【以太网接口】配置指定范围的接口命令参考

一、配置说明
对于物理接口或已创建的逻辑接口,可直接进入指定范围接口的批量配置模式。对于未创建的逻辑接口,系统将批量创建指定接口并进入指定范围接口的批量配置模式。当进入接口批量配置模式时,此时配置的属性适用于所选范围内的所有接口。

interface range命令可以指定若干范围段,每个范围段可以使用“,”隔开,同一条命令中的所有范围段中的接口必须属于相同类型。macro参数可以使用范围段的宏定义。使用interface range命令中的macro关键字之前,必须先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define interface-range命令定义这些宏。在全局配置模式下使用no define
interface-range macro-name命令来删除设置的宏定义。

当使用interface range命令时,不同接口类型对应的参数格式有差异,常见的有效的接口范围格式如下:
●FastEthernet device/slot/{ start-port } ~ { end-port }
● GigabitEthernet device/slot/{ start-port } ~ { end-port }
● TenGigabitEthernet device/slot/{ start-port } ~ { end-port }
●FortyGigabitEthernet device/slot/{ start-port } ~ { end-port }
●AggregatePort { start-port } ~ { end-port },取值范围为1~设备支持的最大聚合接口数量。
●vlan VLAN-start-ID~VLAN-end-ID,VLAN ID取值范围为1~4094。
● Loopback loopback-start-ID-loopback-end-ID,取值围为1~2147483647。
●Tunnel tunnel-start-ID-tunnel-end-ID,取值范围为0~设备支持的最大Tunnel接口数量减一。

二、配置限制与指导
● 对于逻辑接口,可以使用no interface range命令将指定范围接口的批量删除,但不可以使用no interface range命令批量删除指定范围的物理接口。
●可以使用default interface range命令将指定范围的接口在接口模式下的相关配置恢复到缺省配置。

三、配置步骤
(1) 进入特权模式。
enable
(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3) (可选)配置批量接口的宏名称。
define interface-range macro-name interface-type interface-range-string
缺省情况下,未配置批量接口的宏名称。
(4) 进入接口批量配置模式。
interface rang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range-string | macro macro-name }
缺省情况下,未配置接口范围。

海康威视IVMS-4200客户端添加【外网】域名/固定外网IP设备

3.X(新版本)IVMS-4200操作页界面:

1、打开4200客户端,点击右侧维护与管理-设备管理,进入设备添加界面,点击添加。

新版IVMS-4200操作界面

2、如果用海康域名外网添加,选择HiDDNS,如下图所示步骤操作↓

海康域名外网添加

参数说明:
●服务器地址:保持默认即可,无需修改
●设备域名:设备设置的域名
●用户名:设备的用户名,默认admin
●密码:要添加的设备的密码,一般是第一次使用激活设置的(注:不是客户端的密码!)
●同步设备时间:勾选之后,客户端会对设备进行一次校时
●导入至分组:打钩即可

3、如果是第三方域名/外网固定IP远程添加,选择IP/域名,如下图所示步骤操作↓

第三方域名/外网固定IP远程添加

参数说明:
●名称:自定义设置
●地址:要添加的第三方域名/外网固定IP
●端口:设备默认端口8000,如修改过设备服务端口,需填写修改后的端口
●用户名:设备的用户名,默认admin
●密码:要添加的设备的密码,一般是第一次使用激活设置的(注:不是客户端的密码!)
●同步设备时间:勾选之后,客户端会对设备进行一次校时
●导入至分组:打钩即可

海康威视iSC平台【门禁反潜回】配置指导

海康威视录像机【NVR5.0】通过RTSP协议添加摄像头的操作方法

注:
1、早先版本的录像机(NVR3.0、NVR4.0、NVR4.0 Lite)点此查看

2、录像机用“RTSP协议”方式添加摄像头后,只能对摄像机进行“预览、回放、存储”功能,无控制功能(如:云台控制、修改码率、设置OSD等均无法设置)。

2、如果添加的是“海康录播主机”,录播主机仅支持“海康协议”添加(不要用RTSP协议添加)。

操作步骤:

1、进入录像机【进入桌面】-【系统】-【设备接入】-【设备】-【视频设备】,点击“+添加”,协议选择“Hikvision_RTSP”。

协议选择“Hikvision_RTSP”

2、选好协议以后,添加摄像机的“用户名、密码”,点击添加即可添加(无需再进行其他设置,如设置协议的“资源路径”等)。

协议管理:

加摄像机的“用户名、密码”

注:建议一个摄像机被一台录像机添加管理!如需要多台录像机用RTSP协议方式添加,可能取流不稳定;摄像机有取流限制(具体取流路数与设备型号有关),建议一个摄像头最多被3台录像机添加管理。

海康威视iSC平台ISUP 5.0协议添加设备不在线

注:请按如下流程排查

第一步、设备上配置不正确

登录设备网页-网络-高级配置-平台接入配置(部分设备叫ehome5.0,部分叫isup):

A、平台接入方式有ISUP选ISUP无ISUP选ehome 5.0。

B、一定要启用(就是启用前面有✔)。

C、协议版本选ehome5.0/isup5.0

D、端口写7031

E、设备ID按照实际填写。

F、密匙填写后要记住。(设备上的秘钥对应平台添加Isup5.0设备所需的验证码)

平台接入配置

设备上的秘钥对应平台添加Isup5.0设备所需的验证码

第二步、平台配置不正确

1、检查运行管理中心->系统维护->参数配置->多线路配置

A、检查外网线路,如未添加,需点击管理线路—添加外网线路(需注意ip要写对),如下图所示:

B、检查服务,如未将dac服务添加外网线路中,并在7302端口和7031端口勾选启用,如下图所示:

多线路配置

 

2、检查运行管理中心->系统维护->参数配置->防火墙策略配置中,找到dac服务的7031端口勾选允许连接后下发,如下图所示:

防火墙策略配置

 

3、检查系统管理->设备管理->视频->编码设备中,找到离线的ISUP5.0协议接入的设备,点击编辑->查看设备所属网络为设备接入的外网线路(亦是步骤1中配置的外网线路,详情见下图:

找到离线的ISUP5.0协议接入的设备

查看设备所属网络为设备接入的外网线路

 

4、检查系统管理->设备管理->视频->编码设备,添加设备时写的验证码要确保正确,如不确定删除重新添加测试,详情见下图:

添加设备时写的验证码要确保正确

不确定删除重新添加测试

第三步、网络或端口不通

A、ISUP5.0协议设备端可以通过7031端口(TCP协议)给平台所在服务器端发送消息。

B、平台所在服务器端亦可以通过7031端口(TCP协议)给ISUP5.0协议设备端发送消息。

平台端测试方法:

排查服务器和设备之间网络是否正常,登陆服务器(windows 服务器远程面,linux 服务器 ssh 登陆)或服务器连显示器,在服务器上 telnet 设备所在网络 ip 7031 进行测试,telnet连接不上说明网络或端口不通,需要排查现场网络,若telnet正常说明网络正常,则联系技术人员处理

 

 

海康威视摄像机ISUP协议接入平台取流卡顿

第一步:检查设备端视频流配置

1、视频帧率是否为25fps

2、视频码率配置是否合理

200W分辨率 H264——4M上限、H265——2M上限

400W分辨率 H264——6M上限、H265——3M上限

800W分辨率 H264——8~10M上限、H265——4~5M上限

1600W分辨率 H265——8M上限

3200W分辨率 H265—— 12M上限

 

第二步:直连登陆设备并预览

√ 卡顿

1、检查是否为电脑性能不足导致的卡顿

→ 排查方式:开启预览以后打开任务管理器-性能-查看CPU和GPU的占用率高于80%,认为电脑性能不够;可以更换高性能电脑,减少电脑后台运行应用。

2、设备编码异常,导致卡顿

→ 排查方式:设备的预览和回放录像都存在卡顿现象。

√ 不卡顿

说明是网络问题,需要对内网和外网运行环境排查

海康威视摄像机【Ehome或ISUP 5.0】不在线原因排查

第一步:检查“Ehome”或“ISUP 5.0”的参数配置是否有误

摄像机ISUP配置界面

参数说明:

1、平台接入方式/协议版本:“设备端”和“平台端”的ehome协议版本保持一致(不一致无法接入)

2、服务器地址:由平台提供

3、端口:由平台提供(如果是ISUP5.0协议,平台侧与设备侧ISUP默认端口不一致,平台默认7031,设备默认7660,考虑操作简易性,建议端口直接填写成7031即可)

4、设备ID:一般默认为设备序列号,无需更改,除非平台有特殊要求

5、加密秘钥:ISUP5.0协议需要填写,平台与设备两边的密钥需保持一致(必须要平台添加密钥,且与设备端一致才会在线)

勾选“启用”,配置完成后点击“保存”设备自动重启,重启生效。

注:Ehome配置界面各参数含义如下(信息均由平台提供)

接入服务器地址:平台服务器的IP地址
接入服务器端口:平台服务器的端口号。设置范围:1024~65535。请以平台实际提供为准

 

第二步:检查摄像机外网是否正常

可将平台接入切换成“萤石云”,萤石云是否在线

第三步(非4G摄像机可跳过此步):如果是4G摄像机使用IEhome/ISUP协议,需要先确认定向IP是否已添加成功

第四步:在平台服务器抓包设备看下是否正常

 

海康威视录像机【Ehome或ISUP 5.0】不在线原因排查

第一步:检查“Ehome”或“ISUP 5.0”的参数配置是否有误

√ 参数解读:

1、启用:录像机本地ehome或ISUP是否启用?

2、类型:选择ISUP或者Ehome(和平台保持一致)

3、服务器IP:由平台提供

4、服务器端口:由平台提供(如果是ISUP5.0协议,平台侧与设备侧ISUP默认端口不一致,平台默认7031,设备默认7660,考虑操作简易性,建议端口直接填写成7031即可)

5、设备ID:一般默认为设备序列号,无需更改,除非平台有特殊要求

6、版本:“设备端”和“平台端”的ehome/ISUP协议版本保持一致(不一致无法接入)

7、加密秘钥:ISUP5.0协议需要填写,平台与设备两边的密钥需保持一致(必须要平台添加密钥,且与设备端一致才会在线)

配置完成后点击“应用”设备自动重启,重启生效。

注:Ehome配置界面各参数含义如下(信息均由平台提供)

Ehome配置界面各参数

 

第二步:检查录像机外网是否正常

方法1:平台接入切换成“萤石云”,萤石云是否在线?(在线说明外网通)

方法2:通过“目的地址”测试网络(录像机怎么ping摄像头/平台的IP(目的地址测试)?)

 

第三步:在平台服务器抓包设备看下是否正常

 

 

 

海康威视iSC平台(V2.x版本)使用ISUP5.0协议添加设备

iSC平台(V2.x版本)使用ISUP5.0协议添加设备—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第一步、多线路映射IP和端口

1、登录运管中心:在网页栏输入http://IP:8001/center(IP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填写);用户名为sysadmin,密码默认为Abc123++(实际可能已经被修改,请咨询维护人员);

2、找到配置管理-多线路配置,点击管理线路;然后点击添加映射线路,并自定义线路名称(以下皆用“视频网”)

点击添加映射线路

3、选中“视频网”的设置IP,将平台服务器对应的视频网IP填入,这里我们举例使用10.10.254.254;

将平台服务器对应的视频网IP填入

4、添加之后,在右上角搜索框中输入dac,将7302端口勾上(注意:ehome协议接入的设备,必须开通的端口包括7302、655、7660、15000-16995、17000);这里除了7302是需要手动勾上启用的,其他可能已经默认勾上了,所以其他端口可以保持默认不动了;

必须开通的端口包括

注意:以上端口开通只是平台层面的端口放开,若现场存在防火墙、路由器等物理网闸设备,也需要开通映射以上提到的端口;

5、系统管理-证书管理,点击重启服务,将所有的出现的证书重启即可(现场证书数量比截图少是正常的,不用理会);

将所有的出现的证书重启即可

 

第二步、添加编码设备

1、在首页单击,并选择系统管理→设备管理→编码设备进入视频设备管理界面。在左侧区域列表中选择一个区域,并点击添加;

进入视频设备管理界面

选择一个区域

2、先登录设备,在设备的网络-高级配置-平台接入,选择平台接入的方式为ISUP(原Ehome),然后勾选启用,协议版本选择ISUP5.0,然后添加服务器地址为我们平台多线路配置的地址(例如第一步中设置的10.10.254.254),端口改为7031,设备ID是自己编写的(这举例一个A1234567),只需要接入此平台的设备ID都是唯一,不重复即可;最后自己编写一个密钥;

选择平台接入的方式为ISUP

接着回到平台界面,接入协议选择“海康ISUP5.0协议”、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验证码、所属网域;其中设备编号(对应设备ID:如A1234567)、设备验证码(对应密钥)需要从设备上复制过来,所属网域即第一步中添加的“视频网”。

接入协议选择“海康ISUP5.0协议”

3、除了上述方式,还可以通过主动发现的方式添加,这种方式还可以间接验证设备是否已经发送注册信息到平台,验证设备的在线状态;注意,此种方式可以自动获取到设备编号,但还是需要手动填写设备验证码以及修改所属网络;

验证设备的在线状态

手动填写设备验证码以及修改所属网络

第三步、添加监控点

1、点击通道管理菜单,再点击监控点,然后选择区域树中要添加监控点的区域,最后点击【添加】。

选择区域树中要添加监控点的区域

2、下图左侧部分是待添加通道所属设备的区域。先选择设备所属区域,然后选择监控点信息添加。如果不清楚设备区域也可以勾选【包含下级】将下级区域设备都展示,通道较多情况通过搜索框检索。

通道较多情况通过搜索框检索

海康威视【NVR5.0】录像机【ISUP 5.0】参数配置

注:新版本“平台接入”界面中“Ehome”变成了“ISUP 5.0”

【NVR 5.0】录像机配置ehome或ISUP 5.0(本地)

路径:进入桌面->系统配置->网络配置->平台接入->ISUP

录像机配置ehome或ISUP 5.0

【参数说明】

1、启用 ISUP

2、接入服务器地址:由平台提供

3、接入服务器端口:由平台提供(如果是ISUP5.0协议,平台侧与设备侧ISUP默认端口不一致,平台默认7031,设备默认7660,考虑操作简易性,建议端口直接填写成7031即可)

4、设备ID:一般默认为设备序列号,无需更改,除非平台有特殊要求

5、协议版本:“设备端”和“平台端”的 ISUP 协议版本保持一致(不一致无法接入)

6、加密秘钥:ISUP5.0协议需要填写,平台与设备两边的密钥需保持一致(必须要平台添加密钥,且与设备端一致才会在线)

勾选“启用”,配置完成后点击“应用”设备自动重启,重启生效。

注:Ehome配置界面各参数含义如下(信息均由平台提供)

接入服务器地址:平台服务器的IP地址
接入服务器端口:平台服务器的端口号。设置范围:1024~65535。请以平台实际提供为准

ICP备案号:晋ICP备18007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