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 ———————预留
Digital——————通信接口
VPWR——————-12v电源+
VGND ——————-12V电源地
注;
雷达安装高度为:40~60cm,雷达面与地面垂直;
倒车雷达线束接插件方向要求水平布置(自动泊车雷达无此要求)。
NC ———————预留
Digital——————通信接口
VPWR——————-12v电源+
VGND ——————-12V电源地
注;
雷达安装高度为:40~60cm,雷达面与地面垂直;
倒车雷达线束接插件方向要求水平布置(自动泊车雷达无此要求)。
注:二维码显示屏参数说明
DS-TVL234-8-P4
屏宽:64
屏高:64
扫描方式;8.10扫
调试指导:
LED配置工具获取后,解压后运行无须安装
请添加站长微信获取配置工具(内容末尾)
一、修改IP
确认调试电脑和设备网线连接好之后(建议直连调试并关闭电脑防火墙),点击“查找设备,选择网络通讯,查到设备后双击点开,可直接修改IP、网关。
二、PMS添加LED屏
目前PMS5.3.0及以上版本基线支持添加二维码显示屏
5.3.0版本配置操作如下:
1)添加设备
在“参数配置”,选择对应车道,点击“添加设备-LED显示屏”配置好设备名称和IP,再点击测试,提示“测试成功”表示网络连接正常。
2)配置显示内容
勾选上“二维码显示”,启用设备自定义配置,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配置相应的显示内容
闲时显示:不过车空闲时,显示屏显示的内容
过车显示:过车时,显示屏显示的内容。
①二维码场景:入口抓拍无牌车时显示的二维码或者出口缴费车辆显示的二维码
注:“提示信息”推荐默认使用,对接云平台时,根据不同的场景,平台会下发不同的提示信息
②临时车:不收费临时车过车显示的内容
③默认群组:车辆群组为“默认群组”的固定车/授权车过车显示的内容
3)配置语音播报
①播报时间:
支持分时段播报,可选择不同时间段播报的音量
②播报内容
闸前停车:车辆未放行(未处理/禁止放行状态)播报的内容开闸后:车辆已放行播报的内容
三、310添加LED屏
目前310终端5.3.4及以上的基线版本支持添加二维码显示屏
1)在“停车场管理”里选择相应车道,点击添加设备,选择“LED显示屏“
2)配置好设备名称和IP,点击测试,提示“测试成功”表示终端和设备网络连接正常。勾选显示二维码,屏幕类型选择“彩色屏”,屏参高和宽都选择64,再根据现场需求配置相应的显示内容
固定显示:不过车空闲时屏幕显示的内容
过车显示:过车时屏幕显示的内容
注意:当配置了4行过车显示内容,若是不显示二维码场景,会正常显示4行自定义配置的内容;若是显示维码场景,屏幕中二维码会显示两行,下面两行会显示2和3配置的内容。当2和3行不配置,显示二维码的场景,云平台也会自动下发提示信息,但自定义配置优先级高。
3)配置语音播报
前端播报:前端设备如显示屏、一体机进行播报
本地播报:终端本地进行播报,终端需要外接扬声器
四、硬件功能验证
1)显示测试
使用LED测试工具查找设备(推荐直连搜索),确保能搜到设备IP后,选中要测试的屏,再点击“文本”然后配置坐标,X坐标及Y坐标均配置为0,宽度和高度均配置为64(即四行四字屏),再配置文本内容,换行通过Ctr+Enter换行,配置完成后再点击“常规信息”发送内容
2)语音播报测试
使用LED测试工具查找设备(推荐直连搜索),确保能搜到设备IP后,选中要测试的屏,然后点击“语音”,配置需要测试的语音内容,然后点“常规信息”发送,看LED屏能否正常播报
3)二维码测试
使用LED测试工具查找设备(推荐直连搜索),确保能搜到设备IP后,选中要测试的屏,点击“二维码’然后点“常规信息”发送,看LED屏能否正常显示。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一 、操作流程
二、操作步骤(配置步骤)
1)添加车道设备
设备管理-编码设备中添加抓拍机
注:
●守蔚系列需在设备管理-出入口控制设备中添加
●暂不支持单独添加显示屏,如需配置,在抓拍机web网页配置显示屏
●暂不支持配置支付宝、微信收费配置
2)将抓拍机配置为车牌识别相机
Web 端右上角维护与管理-许可证详情-监控点接入数量-车牌识别相机
3)添加停车场、出入口车道
车辆与停车管理-停车场管理-新增停车场
添加出入口车道
点击停车场配置
选择出入口车道,点击+号
。。。。。。。。。。。。。。。。。。。。。。。。。。。。。。。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
内容摘选
算法模型导入
由于各项目实际需要跟踪的目标类型存在差异,当前算法模型需要现场专门采集录像素材提供给AI工程化进行训练。待AI开放平台提供训练后的算法模型,可将模型导入设备。算法模型压缩包解压后会有两个文件,两个文件需要分开导入。
如下图所示,压缩包解压后会有一个json文件和一个模型包文件。
选择【智能应用】-【配置应用】-【AI开放平台】,进入智能功能配置界面。
点击【添加】, 导入新模型。(设备可导入4个模型,但仅支持同时运行1个模型)
将解压出来的模型文件导入模型,JSON文件导入Label文件中,模型名称可以自定
义。完成后再点击“添加”即可。
—————————————————————————————————-
规则配置
选择导入的算法模型,选择“启用”,进入对应的配置界面。
点击“添加规则”,会自动生成一个规则1。点击修改小图标,选择所需要的规则类
型。
当前挂钩/磁盘跟踪采用的是区域目标异常状态监测功能。(其余功能均不采用)
转动云台,使挂钩等目标处于球机画面中心,可适当进行变倍,使挂钩在画面中清晰可见(像素64*64以上)。
打开“启用”按钮,点击画面上方规则区域绘制小图标,进行区域绘制。通常采用全
屏检测,可如下图所示蓝框绘制。
专业参数配置可按现场实际需求配置。
如现场对挂钩数量有要求,可对应设置阈值。如下图代表挂钩数量大于等于1个才会
触发规则。
持续时间代表报警持续时间。
报警间隔代表目标相邻两次报警间隔,填0代表一直触发。(可实现一直跟踪)
算法置信度通常保持默认,值越大事件就越难触发,但相对误报就会越少。
。。。。。。。。。。。。。。。。。。。。。。。。。。。。。。。。。。。。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步骤1 、开启AI平台功能
进入【智能应用】-【①应用仓库】,关闭“Smart事件”,开启“AI开放平台”。然后点击下一步。
步骤2 、导入模型包
先将模型包解压,然后进入【智能应用】-【②配置应用】-【AI开放平台】,在模型库中点击“添加”按钮。
将模型文件夹内后缀为app的文件导入到“模型”中,将模型文件夹内后缀为json的文件导入到“Label文件”中,模型名称按需填写。最后点击添加按钮。
步骤3 、绑定引擎
进入到“引擎”配置界面,在引擎1上点击“绑定引擎”然后选择刚才上传到模型,绑定完成后。启用引擎,分析模式选择实时视频分析或定时抓图分析均可,
步骤4、配置检测规则
1、点击“添加规则”,规则类型选择“区域目标异常状态检测”。
2、分析对象选择“renti”
3、灵敏度建议保持默认50。(灵敏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报警,也越容易产生误报)
4、数量、阈值:如果不开启,只要满足灵敏度和置信度触发条件后,无论区域内有几个人都会触发报警。开启数量之后,当人体目标满足阈值要求时才会有报警。例如,配置了小于等于、阈值2,那就是只有当区域内人数小于等于2个人时才会触发移动周界报警,如果大于2个人则不会触发移动周界报警。(如果没有需求,建议关闭)
5、持续时间:持续检测xx秒目标之后才会触发报警,建议保持默认
6、间隔时间:如果设置了报警次数,同一个检测目标会输出多条报警信息,每次报警之间的间隔时间
7、算法置信度:推荐设置为900-950(置信度越高误报越少)
数量、阈值的说明:如果不开启,只要满足灵敏度和置信度触发条件后,无论区域内有几个人都会触发报警。开启数量之后,当人体目标满足阈值要求时才会有报警。例如,配置了小于等于、阈值2,那就是只有当区域内人数小于等于2个人时才会触发移动周界报警,如果大于2个人则不会触发移动周界报警。(如果没有需求,建议关闭)
步骤五、验证报警。
设备接入4200客户端,进入【首页】-【智能应用】-【AI开放平台】,智
能展示界面可以看到报警效果。
连接天线
卫星天线含有不同长度物料,根据实际到货,把卫星天线蘑菇头安装在室外开阔、防雷的区域;另一端接到校时服务器后面板的天线接口处(后面板的BNC插头);如下图所示,设备上电,确认开机准备无误后,打开后面板的电源开关,等待时间自动校正,ALARM告警灯灭,PWR和GNSS灯变绿
注意:安装过程中卫星天线不能剪断,剪断即报废。
参数配置
1、电脑接设备管理口,配置和设备初始IP同段的地址,校时服务器默认管理口IP:
10.10.10.10,使用浏览器网页登录https://10.10.10.10,账号:ADMIN ,密码:hik12345+设备的管理口IP和密码不建议修改
2、电脑连接管理口登录web界面配置扩展卡槽位1的NTP口IP地址
3、如果设置的是扩展卡1的NTP1的IP,就把下图左上角的NTP1网口接入交换机即可
电源线说明:
棕线:火线
蓝线:零线
黄绿线:地线
控制线说明:
棕色:切换+
蓝色:切换-
红色:气体爆闪+
黑色:气体爆闪-
紫色:LED频闪+
灰色:LED频闪-
橙色:RS-485 A
黄色:RS-485 B
常亮灯电源线:单相三线制(交流输入线),三根线缆的颜色分别为棕色(L,火线)、蓝色(N,零线)和黄绿色(E,地线)。
频闪灯信号线:
●爆闪:绿色(正极)、白色(负极)
● 同步:蓝色(正极)、棕色(负极)
●RS485:黄色(正极)、橙色(负极)
● 频闪:紫色(正极)、灰色(负极)
●地线:黑色
常亮电源线:单相三线制(交流输入线),三根线缆的颜色分别为:
●棕色(L,火线)
● 蓝色(N,零线)
●黄绿色(E,地线)
信号线:
●棕色(低亮控制线负)
●蓝色(低亮控制线正)
●紫色(辅助开启正)
● 灰色(辅助开启负)
频闪电源线:单相三线制(交流输入线),三根线缆的颜色分别为
● 棕色(L,火线)
● 蓝色(N,零线)
●黄绿色(E,地线)
信号线: 频闪:
● 紫色(正极)
●灰色(负极)
环境空旷联动位置不准确
●排查步骤:检查设备安装的环境是否为空旷无遮挡环境
如果现场环境为广场空地等无参考物的目标场景,相机联动标定阶段会存在联动失
败或者联动位置不准确的情况。
●解决方法:在环境中间位置放置一个参照物,然后进行重新自动标定。
—————————————————————————————————-
设备升级失败
●问题原因(1):远程升级时,网络不佳导致升级失败。可以检查网络是否有波动导致丢包。
●问题原因(2):升级程序与所使用的设备不匹配,请使用与之匹配的设备程序。
●解决办法:升级前长 ping 相机,确认网络环境情况是否存在中断或者延迟过大的问
题,若存在以上问题,建议先优化网络环境后再进行升级。升级包请使用维保/hibot 查询后确认匹配再升级,中性包与标配包不能互升。
—————————————————————————————————-
设备预览画面模糊、看不清画面
●排查步骤(1):请检查设备镜头保护膜是否在安装完成后撕除。
●排查步骤(2):请检查设备周边环境,是否有蜘蛛网等遮挡物。
●排查步骤(3):点击预览界面右侧的云台控制键中的镜头初始化,观察镜头是否有聚焦的变化及是否能聚焦清晰。
—————————————————————————————————-
设备网络正常,但是无法预览
●排查步骤(1):局域网内请检查 IE 控件是否安装完好;部分拦截软件会阻止 IE 控件的下载,请更改软件的拦截范围。
●排查步骤(2):请检查设备是否已达预览路数上限。
●排查步骤(3):请检查网络带宽是否充足。
●解决方法:若现场为取流达到上限导致无法预览,可以通过配置调整上限后进行预
览。配置路径:进入网页—系统维护—系统服务中修改取流数,不建议超过 8 路,可
能会导致卡顿。若插件存在问题,建议删除插件进行重装处理。
—————————————————————————————————-
设备补光灯如何控制
●排查步骤:三个通道需要分别开启,模式推荐自动或者定时,在图像—日夜转换里配置。
●解决方法:现场根据项目要求,可以分辨控制每个通道的补光灯开启的时间,一般情况,常用的是自动或者定时。
自动:根据环境亮度自动控制开光。
定时:根据设定的开始结束时间,控制灯的开关时间。
—————————————————————————————————-
非机动车/机动车抓拍模糊
●问题原因:由于此类目标的运动速度较快,导致默认的快门参数不适配,存在抓拍模
糊的问题
●解决方法:调整图像参数,曝光—最大快门限制。
建议非机动车人脸:1/175~1/250,机动车 1/200~1/400,车速越快,曝光时间调的越短。
—————————————————————————————————-
联动抓拍的人脸虚焦
●解决方法:检查鹰视聚焦的绘制的是否正确:
鹰视聚焦前请关闭全景跟踪、巡航、守望,防止标定过程被打断。
① 标定线的 3 个点要落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同一马路上、广场上,水平面等)。
② 标定线尽量竖直绘制,标定需要在白天光线良好的时间段配置。
③ 点击开始标定的过程中务必双击全屏,查看每一个标定点是否聚焦清晰,如果一旦其中一个标定点聚焦不清楚,请重新标定。
④高度补偿:解决由景深原因引起的人脸虚焦问题。
—————————————————————————————————-
非机动车车牌城市名称配置
●问题原因:由于非机动车车牌没有固定规范,每个城市的要求不一致,若需要针对城市做区分,需要手动填写城市名称。
●解决方法:配置路径:应用仓库—全结构化—高级参数,根据当地城市要求填写对应名称。
—————————————————————————————————-
相机不联动抓拍
●排查步骤(1)检查相机使用的智能资源,若需要联动模式,需要通道 1 需要使用混合目标比对模式,若选择全结构化模式,则表示三个镜头均为定点抓拍。
●排查步骤(2)检查应用仓库—混合目标检测—全结构化界面,规则区域是否启用,若通道 2 的规则区域未配置,则无法进行联动。
●排查步骤(3)检查 PTZ—全景跟踪—标定配置界面,查看启用是否勾选,且标定是否开启,若此步骤未完成,则球机无法联动抓拍。
●解决方法:按照前文介绍,检查以上三个步骤后即可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