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康威视深度学习车位停车诱导系统设备调试指导(车位相机接TPM400)

1、调试前,需要确定相机架设距离是否符合相机安装标准,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进行整改,不然会影响后续识别效果。下表为车位相机的安装距离要求:

车位相机安装距离要求

2、TPM和车位相机均更新至FTP上面最新发布版本。检查通道个数为18,若不是则需要简单恢复

TPM和车位相机均更新至FTP上面最新发布版本

3、车位相机批量激活
当前诱导管理器支持车位相机的批量激活
车位相机批量激活

4、车位相机IP地址分配
当前诱导管理器支持对下挂的车位相机进行IP自动分配,无需再手动分配

车位相机IP地址分配

5、运行模式配置
在运行模式中检查为IPC识别模式并保存。
运行模式配置

6、配置监听主机IP
登录到前端车位相机,网络一数据对接里面配置监听主机IP地址为192.168.254.1,同时勾选“启用监听上传”。最新TPM程序分配IP通道后会直接下发该配置至相机,需要检查一遍是否下发成功。
配置监听主机IP

7、车位配置
在诱导管理器中统一对车位相机进行配置,无需登录每个车位相机配置,按照实际内容从左到右配置车位号注:车位相机的镜头角度需要调整,一般以车牌在图像中间位置

车位配置

识别区域
识别区域绘制需要严格按照地面车位线进行绘制,不要超出车位线,否则容易误识别到相邻车位的车辆。

识别区域

配置完可到状态栏查看车位状态信息,以出现车位信息为准,无车为绿色,有车为红色。如个别通道空白,表示车位配置有错误或未生效,请检查并重新保存

配置完可到状态栏查看车位状态信息

8、车位指示灯

配置车位相机指示灯形式

内置灯:车位相机内部自带指示灯配置

外置灯:外接单个指示灯的配置

内置灯加外置灯:外接灯加内置指示灯控制,具体根据单个通道的实际灯类型选择

注意:车位指示灯显示青色,可能相机中对车位区域未单独配置,导致算法未启用,请检查车位指示灯显示白色,代表着相机比较干净,未被激活:调试的话,需要激活

车位指示灯

9、交叉控灯
本地交叉:选择两个需要交叉的车位相机点击添加即可配置完成跨管理器:选择车位相机及需要交叉的管理器及其下的车位相机注意:交叉控灯的通道均采用内置灯

交叉控灯

10、蓝牙配置

通过此处对蓝牙模块进行相关配置,有蓝牙才用)停车场ID需联系平台提供

蓝牙配置

11、远程主机

此处远程注意需要配置平台相关服务地址及端口

远程主机

 

海康威视一体机和明眸设备配置抓拍图片上传操作指导

本内容适用设备型号:
DS-K1T105EF/MF/CF 普通一体机系列
DS-K1T200/201EF/MF/CF 普通一体机系列
DS-K1T300/301EF/MF/CF 普通一体机系列
DS-K1T500/501SF 视频门禁一体机系列
DS-K1T604/605/606/607/671 明眸一体机系列

—————————————————————————————————-

第一步 下发权限
说明:版本 V2.0 之后的设备 DS-K1T607、610、671、默认开启了事件为:人脸认证通过、
人脸认证失败的联动抓拍,以及抓拍上传
1. 人员管理->新建人员

新建人员

2. 访问控制->权限组,下发人员

下发人员

—————————————————————————————————-
第二步 联动配置
1. 访问控制->联动配置,选择设备点击添加

选择设备点击添加
2. 联动事件类型配置

事件源
联动类型选择:事件联动;
事件类型:读卡器事件 普通卡认证通过
读卡器:进门读卡器 1

联动目标
选择录像:抓拍开启

海康威视录像机提示【该通道不支持此功能】原因排查

录像机进入OSD配置,提示【该通道不支持此项功能】

【问题原因】
摄像机不是通过“海康协议(hikvision)”添加的,可能用了“custom(RTSP取流)”协议,或者“onvif”协议添加的。

【解决办法】
1、通过“onvif”协议添加的:

如通过ONVIF协议接入摄像机,需摄像机及录像机的onvif协议版本都在2.4及以上,才支持修改OSD配置。

√ 第三方摄像机:

请联系摄像机厂家确认,摄像机能否升级?升级后测试看下;如果不行,强烈建议您通过电脑单独访问摄像机修改OSD参数。

√ 海康摄像机:

建议先删除后,使用海康协议重新添加。

2、通过“custom”协议添加的:

因custom协议是自定义协议,默认使用RTSP进行取流,不支持云台控制、修改码率、设置OSD等操作。

√ 如果摄像机只添加1台录像机:

建议删除后,用海康协议重新添加。

√ 如果摄像机要添加多台录像机:

建议到主录像机上(通过hikvision协议添加的)修改摄像机OSD参数。

√ 如果是第3方摄像机:

建议直接通过电脑网页访问摄像机修改OSD参数。

—————————————————————————————————-
录像机修改主/子码流参数提示【该通道不支持此项功能】

1、如果是“海康”的摄像机:

√ 原因:

此现象一般是摄像机的子码流参数过大导致,子码流分辨率不能超过720P,码率上限不能超过2M,否则会无法取流。

√ 解决方法:

直接通过IE浏览器局域网访问摄像机IP,进入配置-视音频-视频,修改子码流参数,修改完成后,重启摄像机或在硬盘录像机上重新删除添加。

界面一:视频类型点击主码流,选择子码流,修改对应码流下的分辨率、码率上限,点击“保存”。

界面一

界面二:码流类型选择子码流,修改对应码流下的分辨率、码率上限,点击“保存”。

界面二

修改完成后如还有问题,确认现场交换机带宽是否达到上限,更换交换机或者交换机拔掉部分摄像头测试。

2、如果是“第三方厂家”摄像机:

建议先自行咨询第三方摄像机厂家,该第三方摄像机是否支持子码流参数?有些第3方厂家摄像机没有子码流,如果不支持那就无法设置。

如果支持建议通过电脑直接访问第三方摄像机修改。

—————————————————————————————————-
录像机配置移动侦测,提示【该通道不支持此项功能】

1、如果添加的是第三方厂家的摄像机:

需要摄像机的ONVIF版本在V2.4及以上才支持!请联系摄像机厂家确认,摄像机能否升级

2、如果添加的是海康的摄像机:

建议您查看设备是否支持区域入侵或者越界侦测功能,可以尝试启用区域入侵或者越界侦测功能,也可以实现事件监测;或者先升级设备至最新版本测试

—————————————————————————————————-

大华专业客流网络摄像机产品安装调试指导手册【v10.0 2023.12】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

—————————————————————————————————-

内容摘选

安装要求
1. 人数统计(绊线)规则。
使用人数统计(绊线)规则最佳的安装方式为顶装,该方式能够有效地避免当人员密集时遮挡导致的漏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存在无法顶装的情况,可以采用斜装的布控方式。

a. 顶装
● 相机需正对行人方向,保证行人方向和规则线垂直。
● 需保证设备镜头与水平面成90度。
● 一般要求不能高于5m,超过5m建议使用变焦设备。
● 检测画面内无遮拦。
● 检测画面中头肩须完整露出。

b. 斜装
相机正对行人方向,保证行人方向和规则线垂直。
● 相机俯角需在30-80度之间,一般角度越大,效果越好(角度越大,越不容易遮挡检测人员的头肩)。开启去重功能后,安装俯角建议30-45度,角度过大会影响去重效果。
● 设备安装高度一般普遍不能高于5m,超过5m建议使用变焦设备。
● 检测画面内无遮拦。
● 检测画面中头肩须完整露出。

2. 区域内人数统计规则。使用区域内人数统计规则的安装要求与人数统计(绊线)规则顶装场景安装要求一致,具体可参考其相关内容(区域内人数统计建议顶装)。

3. 排队管理规则。
● 采用顶装的安装方式,需保证设备镜头与水平面成90度。
● 安装高度方面,一般要求不能高于5米
● 检测画面内无遮拦。
● 检测画面中头肩须完整露出。

—————————————————————————————————-

布控数据
● 检测要求头肩像素要达到布控数据中“目标像素”要求
● 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设备型号通过“工程设计工具”实时计算布控数据,或者通过“项目PK申请”向研发发邮件寻求布控数据。
说明:工具计算出的数据默认条件为补光好的情况,若现场补光较差,实际数据无法达到工具计算值,还请以实际测试为准。
● 智能检测数据与安装场景、光照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当安装场景、光照环境较差,无法达到最好效果时,可以通过调整场景、增加补光灯等方式去提升智能检测数据,但相较安装场景、光照环境较好时的效果还是有些降低,请以实际情况下检测数据为准。
—————————————————————————————————-布控示意图
● 当设备顶装时,布控的场景落在平面上是个矩形。
● 当设备斜装时,布控的场景落在平面上是一个梯形。
● 布控距离以近端看到脚、远端看到头为准,布控宽度以画面里面看到完整人体并满足检测要求的有效宽度为准。

—————————————————————————————————-

布控示意数据
智能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设备型号通过工程设计工具实时计算布控数据,或者通过项目PK申请向研发发邮件寻求布控数据。

。。。。。。。。。。。。(略)

—————————————————————————————————-

第 3 章 调试配置

调试准备
调试配置之前,请确保已完成如下操作。有关操作的详细介绍,请参见产品配套的使用说明书。
● 确保设备的电源连接正常,并且已正常启动。
● 已完成设备初始化和基础配置。
● 已完成电脑插件清理,包括清理浏览器的缓存和删除摄像机的控件。
● 控件文件为“webrec”,一般存储路径为:C:\Program Files\webrec或者C:\Program Files (x86)\webrec。
● 使用适配版本号的浏览器登录设备WEB界面。

 智能功能类

 设置人数统计
支持统计人流量数据(包括进出人数和区域内人数),排队人数,并且可查询人数统计的结果。

焦距调整
根据像素要求在设备安装上电后,通过WEB上聚焦缩放功能,调整目标像素大小

焦距调整

—————————————————————————————————-

智能启用

人数统计操作步骤
步骤1 在WEB主界面,选择“智能 > 智能配置 > 智能方案”。

步骤2 在视频通道中选中“人数统计”。

步骤3 单击“人数统计”页签。

步骤4 单击“添加规则”,选择规则类型。
● 在下方列表中显示已添加的规则。单击名称下的文本框可修改规则名称。默认已开启规则。
● 部分设备支持添加多条统计规则,不同检测区域单独显示统计结果。最多支持添加4个人数统计规则和4个区域内人数统计规则。

步骤5 绘制检测区域。
● 人数统计规则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大华【人脸 】网络摄像机安装调试指导手册【v4.1.1 2022.12.15】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一手册目录二

—————————————————————————————————-

内容摘选

第4章  调试配置

4.1 程序升级
调试之前须确保测试设备程序是最新通用程序,GDP 可针对型号选择“程序类型”:基线、通用修订,获取最新日期程序即可。若为定制程序则使用定制程序或者联系相关接口人获取特定程序版本。
步骤1 升级文件为*.bin 类型的文件,首先升级跟文件夹名称一样的 bin 文件
步骤2 重启后升级 firmware.bin 文件,一些型号会提示升级失败,则忽略本步骤
步骤3 升级完成后清理浏览器的缓存,并且删除摄像机的控件,一般在电脑的 C:\Program
Files\webrec 或者 C:\Program Files (x86) \webrec 路径下。删除 webrec 文件夹
步骤4 IE 浏览器登录摄像机 web,下载并运行新的浏览器控件;也可使用新版本 Chrome 登录,支持无插件的摄像机型号无需下载控件,但部分功能的预览演示和配置会无效

4.2 场景调整
4.2.1 电动变焦
型号中带 Z 字符的摄像机一般可通过配置中的聚焦缩放来实现聚焦,可在预览界面点击左下角的聚焦缩放按钮,进入聚焦调试阶段(图 4-1)

进入聚焦调试阶段

步骤1 在设置>相机设置>摄像头属性>曝光中将模式设置为手动
步骤2 将光圈选项的拖动条移动至最右边,数值显示为 100,点击确定
步骤3 回到聚焦缩放页面,调节聚焦缩放中的缩放至画面场景至合适大小
步骤4 要求此时有人员站在画面中,建议人脸处于画面的正中间,点击区域聚焦,在画面中框选人脸区域,摄像机自动聚焦至框选区域清晰

没有区域聚焦选项的摄像机,点击右上方的“局部放大”按钮框选人脸区域,减少聚焦的步长,再手动调节聚焦选项至人脸清晰。

—————————————————————————————————-4.2.2 手动变焦
使用手动变焦镜头的摄像机(一般为 E 型和 F 型标枪),需要调节手动变焦镜头和摄像机后焦
步骤 1:在设置>相机设置>摄像头属性>曝光中将自动光圈关闭;
步骤 2:要求此时有人员站在画面中,建议人脸处于画面的正中间,调节手动变焦镜头至场景大小合适和人脸清晰。一般镜头的 W 和 T 调节场景的大小,F 和 N 调节清晰度;
步骤 3:回到摄像机聚焦界面,点击右上方的局部放大按钮框选人脸区域,减少聚焦的步长,再手动调节聚焦选项至人脸清晰,一般点击加号会使近处人脸清晰,点击减号则相反;
步骤 4:在设置>相机设置>摄像头属性>曝光中将自动光圈开启。

—————————————————————————————————-

4.3 功能配置
功能启用,主要包括智能功能启用和规则绘制,以“人脸检测”为例:
1.在主页点击“智能”按钮,进入智能方案选择。

进入智能方案选择
2、在智能方案中启用“人脸检测”的智能方案

在智能方案中启用“人脸检测”的智能方案
3、摄像机用于人脸抓拍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前智能、后智能),要求启用人脸抓拍功能,以使图像配置联动至人卡口模式,优化人脸图像效果;主要包括智能方案中启用和人脸功能中勾选(4-2),具体步骤:

在智能方案>规则配置>人脸检测/识别>勾选“启用”>点击“规则”绘制“检测区”>点击“应用”保存
第一步 勾选“启用”使能
第二步 点击规则,绘制检测区
第三步 配置相应参数
第四步 点击“应用”保存。
注:人脸检测功能,需配置人脸库。

人脸检测规则配置

。。。。。。。。。。。。。。。。。。。。。。。。。。。。。。。。。。。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海康威视前端高空抛物智能产品常见问题及优化措施

高空抛物相机架设问题

(1)能否斜装在建筑一角,侧着照射目标建筑?
答:不推荐,若偏转角过大,物体很容易丢出检测框,且近处覆盖楼层会有缺
失。
近处安装偏角过大

若安装距楼较远,偏转角不大时,近处易覆盖不全,远端因压缩物体所占
像素会更少,且整体覆盖宽度会比较大,检出效果会受到影响。

远处安装偏角过大

因此,不推荐侧装斜照,为保证检出效果,应尽量正对安装,并安装于中
间位置。正面安装时,效果图如下。

正面安装示意图

(2)横向覆盖宽度怎么理解,是不是指建筑宽度?
答:横向覆盖宽度并非指建筑宽度,而是指摄像机画面种覆盖场景的实际最低
宽度。由于摄像机朝上架设,近大远小,可以观察画面最底边实际覆盖楼层的
最小宽度是否达到要求。

横向覆盖宽度示意图

(3)能否安装在楼顶,向下照射?
答:不可以,暂无此类应用,若从高处向下照,隐私相关问题更难避免,且不
易安装和维护,暂时没有此类应用设计。

(4)立杆高度对覆盖楼层范围影响?
答:立杆高度对实际覆盖楼层影响较小,会略微影响覆盖范围最下方起点位
置,但结合每层楼高及覆盖范围总高,该差距可忽略不计。推荐立杆高度为 2-
3m 左右为宜,便于安装维护的同时,稳定性较佳。
注意:任何高度、形式的立杆,都应着重注意加固、防抖,若立杆不稳固,风
吹或其他原因造成设备自身抖动,会更容易产生大量误报,或严重影响正检。
请参考产品交付手册中高空抛物杆件要求及施工建议。

(5)画面中建筑倾斜或相机底部顶住,无法看高层
答:可使用三层万向节(MS-1232ZJ-T,物料代码 302700957),或将两个普通
万向节组合使用。
建筑倾斜比较严重

—————————————————————————————————-

高空抛物相机功能配置问题

(1)报警推送的抓图:叠加的轨迹起始点精准度不够?
答:实际应用中,要兼顾建筑物多层覆盖和宽度覆盖,在安装不算太规范、抛
物目标多样、焦距不合理等的情况下,轨迹的精准度就容易受到影响,一般大
目标轨迹相对精准,细小目标存在起始精确度不高的情况。
Ps. 据了解,公安采集证据,需根据原始的录像来作为处罚依据。图片及视频
的轨迹为第三方厂家自行叠加,无法作为取证,仅作为辅助快速定位抛物发生
时间的手段。

(2)为什么小目标抛物轨迹容易精准度不高?
答:在高空抛物过程中,在高楼的抛物点目标像素点较小,达不到 5×5 像素,
不易检出;当目标下落后,在视频中的像素占比增加,肉眼也慢慢可见,才能
持续跟踪目标下落;故可知:轨迹起始点是否精准主要取决于第一帧什么时候
检测到抛物目标;轨迹的长短则主要取决于是否能持续跟踪到目标下落。

(3)如何在画面中显示楼层 OSD 信息?
答:楼层 OSM 可手动配置,配置所需的楼层信息后,拖动至对应楼层并保存,
即可在画面中显示楼层 OSM 信息。调整焦距后,需要重新进行配置。最新版本
可实现楼层识别功能,具体参考产品交付手册内容或功能配置文档。

楼层位置样例

(4)镜头脏污如何处理?
答:高空抛物摄像机由于使用环境特殊,易受雨雪、灰尘影响,导致镜头脏
污。800W 自清洁款设备(MS-2CM8A87F/PW-RW)配备雨刮器和喷水装置,在
Web 端预览页面,点击“雨刷”按钮,会对镜头玻璃进行清洁作用,其他型号设
备需人工定期清洁。

雨刷清洁

(5)测试效果不理想,如何进行参数调整优化?
答:
●若检测不到抛物目标,请通过如下选项进行初步判断。
① 检查安装:检测距离是否满足,焦距是否合适,架设数目是否满足;
② 检查变焦后的检测宽度是否在 30m 左右;
③ 树木树叶等是否设置了屏蔽区域,避免检出目标过多;
④ 检查相机是否固定牢靠,立杆是否稳固。若视频画面因风吹晃动会影响检出。
⑤ 检查版本是否为最新版本。
⑥ 检查参数及规则配置。适当提高灵敏度、降低置信度或关闭掉置信度测试。
⑦ 对于轻飘飘的物体,比如卫生纸、塑料袋等,因本身无伤害性,已内部去过
滤检测;
如优化后仍不理想,可在高空抛物配置页面勾选开启调试模式,WEB 管理员模
式打开,本地录制抛物过程的视频文件发给我司技术人员进行分析。

● 若误报较多,请通过如下选型进行初步判断。
① 规则区域内、外的树木、树叶、天空云朵等是否设置了屏蔽区域;
② 检查相机安装点是否固定,若视频画面因风吹晃动,可能会增加误报;
③ 检查版本是否为最新版本;
④ 降低灵敏度;提高置信度测试。对于雨天,灵敏度 50,置信度 75 及以上能
有效过滤大部分误报警。
⑤ 如优化后仍效果不好,如优化后效果仍不好,可在高空抛物配置页面勾选
开启调试模式,此时算法检测目标会叠加 M 信息。然后,WEB 管理员模
式打开,本地录制抛物过程的视频文件发给海康技术人员进行分析反馈。

(6)夜间抛物检测效果不佳,如何优化?
答:A. 当相机镜头表面无脏污时,若现场环境较暗,光照完全不足,相机画面
可能存在噪点看不清楚的情况。对于抛物检测效果,会对比白天有下降,但对
于部分看得到的下落物体检测,根据经验,做如下优化,可有效提高检出。
优化方法:
① 可适当降低快门时间到 1/50-1/75;
② 其次升级到最新版本;
③ 关闭强光抑制(默认开启了);
④ 若肉眼同样看不到抛物目标,则该场景不适合进行夜间抛物检测,建议
只录像进行事后回溯。
B. 当相机镜头表面脏污时,对夜间成像效果影响很大,需多次擦拭镜头表
面污渍处理。
镜头脏污导致的夜间成像效果异常

—————————————————————————————————-高空抛物轨迹兼容性问题

(1)4200 报警无法接收?4200 添加超脑无法展示报警抛物的视频轨迹?
答:官网 4200 客户端 V3.5.0.7 开始才开始支持高空抛物事件报警接收。从
V3.7.1.5 build 20220401 版本开始,支持视频轨迹展示。需在 4200 系统配置-图
像-启用目标轨迹。
4200 开启目标轨迹示意图

(2) NVR 无法接收高空抛物事件报警;NVR 无法展示视频轨迹?
答:后端 NVR 目前基线 4.61.000 及以上版本的 N- 、NX- 、NX-X 系列 NVR/
超脑;以及 N-I 系列已有的 NVR 专用版本(定制),均支持高空抛物报警及展
示抛物轨迹。约在 22 年的国庆节后,后端行业产品基线程序实现全面兼容支持
前端高空抛物事件的接收、报警轨迹图接收、视频预览及回放带轨迹实时展
示。

(3) 前端 IE 预览界面是否可以展示实时抛物轨迹,报警小视频是否支持抛物
轨迹展示?
A.WEB 轨迹展示:前端 V5.7.190 版本及以上,支持 WEB 端展示实时轨迹,
需更新最新版本控件,建议用谷歌浏览器进行效果展示。
B.报警小视频轨迹展示:V5.7.190 版本之前,报警轨迹可通过海康播放器
VSPlayer 播放展示;V5.7.190 版本之后,可通过任意播放器展示报警轨迹。
Vsplayer 及 E 视频预览轨迹效果展示

海康威视出入口人脸抓拍单元用户手册【V5.3.2 20241206】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一手册目录二手册目录三手册目录四

—————————————————————————————————-

内容摘选

第 3 章 配置向导

单击快速配置,单击①和②,按照以下流程图指导完成设备基础配置。完成后,单击完成。

配置向导流程图

。。。。。。。

—————————————————————————————————-

第 4 章 抓拍配置

4.1 配置触发模式
若需要对出入口过车信息进行触发抓拍,请配置应用模式。

前提条件
设备已安装在指定的位置,且抓拍镜头已调试完成。

操作步骤
1. 单击 配置 → 抓拍 → 应用模式 。
应用模式

2. 配置牌识参数。

触发类型

视频检测
抓拍机视频流检测,通过纯视频触发抓拍机进行抓拍。

IO 线圈
外部设备(车检器、触发雷达)通过开关量触发抓拍机进行抓拍。

雷达混行
搭配双雷达使用,用于纯视频触发抓拍机进行抓拍。
注:雷达混行抓拍需要配合 1 个正向雷达和 1 个背向雷达使用。

图片类型
场景图
抓拍 1 张场景图和 1 张车牌图。
场景图+特写图
抓拍 1 张场景图、1 张车牌图和 1 张特写图。
抓拍类型
频闪模式用于抓拍车牌。
场景模式
根据实际场景选择场景模式。
收费站模式
适用于大车较多、车头不全的场景。
普通出入口
适用于其他场景。
非机动车抓拍使能
勾选后,对场景内的非机动车进行识别抓拍。

3. 配置车道参数。
关联车道总数
当前应用模式关联车道的总数。

关联车道号
用于匹配车检器触发命令中对应的车道号。

IO 触发默认状态
指设备根据电平信号状态来触发抓拍。下降沿指设备在高电平下落到低电平的瞬间状态,触发抓拍;上升沿指设备在低电平上升到高电平的瞬间状态,触发抓拍。

关联 IO 号
在 IO 线圈模式下关联的 IO 号。

正向雷达/背向雷达
雷达混行抓拍需要配合 1 个正向雷达和 1 个背向雷达使用。选择对应的 IO 号。

4. 在右侧实时预览画面中,根据实际环境,调整车道线、车道右边界线和触发线。

说明
● 触发线推荐画在车道线从下往上 1/3~1/4 处,且需要保证抓拍位置车牌像素在 120~240之间,推荐 160 左右。
● 单击重新绘制,会重新生成车道线、车道右边界线和触发线,根据实际场景调整。
● 双击预览画面,可全屏绘制。再次双击,可退出全屏模式。

5. 单击保存。
注:
单击获取推荐值,会将已设参数恢复到出厂设置,请谨慎选择。

—————————————————————————————————

配置抓拍参数
4.2.1 牌识参数
设备支持设置抓拍车辆默认所属省份、车牌识别方向和其他参数。

操作步骤
注:仅在触发类型为视频检测时支持配置牌识参数。

1. 单击 配置 → 抓拍 → 抓拍参数 → 牌识参数 。

2. 配置以下参数。

车牌所属省份
根据所在省(市)简称选择。当抓拍的车牌置信度较低,车牌所属省(市)会自动校正为默认车牌所属省(市)。

车牌识别方向
抓拍车头方向车牌时,选择正向;抓拍车尾方向车牌时,选择背向。抓拍车头和车位方向车牌时,选择正背向。

虚假车牌
启用后,若选择过滤,则识别到伪车牌后,设备将不输出抓拍图片和车牌信息,不

开闸;
若选择告警,则识别到伪车牌后,设备发出告警,并上传告警信息至平台。

三地车牌识别
启用后,设备支持陆港澳车牌识别。

3. 单击保存。

。。。。。。。。。。。。。。。。。。。。。。。。。。。。。。。。。。。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海康威视超脑精准客流功能操作手册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

—————————————————————————————————-

内容摘选

第3章  配置人脸客流

进行人脸客流相关配置后,才可查看客流统计结果。

3.1 过滤库配置
过滤库为人脸库的一种,过滤库中的人员将不计入客流统计结果,可将内部员工等人群的人脸图片上传至过滤库。过滤库的创建/管理步骤和一般人脸库一致。

此处以本地界面为例进行操作说明,Web 界面也可进行过滤库配置,Web 配置入口:配置 → 人脸库。

3.1.1 新建过滤库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      选择“智能分析 → 人脸库”。
步骤2    单击“添加”,弹出人脸库添加窗口。
步骤3    输入过滤库名称,单击“确定”。
列表栏显示添加的过滤库。

人脸库列表

步骤4   (可选)对已添加的人脸库进行删除、编辑等操作。

对已添加的人脸库进行删除、编辑等操作

—————————————————————————————————-

3.1.2 添加人脸名单
介绍如何添加单张或多张人脸名单到库中。

操作前提
已正确添加人脸库。

操作步骤
步骤1     选择“智能分析 → 人脸库”。
步骤2     选择人脸库,单击“添加”,弹出添加人脸窗口
说明:单击“批量导入”可批量导入多张人脸图片。

选择人脸库,单击“添加”,弹出添加人脸窗口

步骤3    单击“点此添加照片”。
步骤4    选择人脸图片,单击“导入”。
步骤5    编辑人脸名单信息。
步骤6   单击“添加”。

—————————————————————————————————-3.1.3 人脸名单管理
当人脸库中已添加人脸名单后,可以对其进行编辑、复制、筛选等管理操作。

编辑人脸名单信息
鼠标悬停在添加完成后的人脸图片上,单击 ,可编辑人脸名单信息、重新上传人脸图片。

删除
 单个删除:鼠标悬停在添加完成后的人脸图片上,单击 。
 批量删除:单击选中多个添加完成后的人脸图片,单击批量删除。

复制到其他人脸库
当人脸库有多个的时候,单击选中一个或多个当前人脸库的图片,单击“复制到”,可复制当前人脸库的图片到别的人脸库。

筛选
可单击 设置检索条件,检索出符合条件的人脸名单。支持“自定义标签配置”,配置
后可作为检索条件

。。。。。。。。。。。。。。。。。。。。。。。。。。。。。。。。。。。。。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海康威视智能识别终端用户手册汇总【2025-03-17】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海康威视DS-K1T6QT-F70-3XFTB测温人脸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2.0 20221215】

海康威视DS-K1T6QT-系列测温人脸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0 20221215】

海康威视DS-K1T604人脸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1 20190805】

海康威视DS-K1T610系列人脸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

海康威视DS-K1T640系列人脸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1 20221215】

海康威视DS-K1T671M测温人脸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0 20221215】

海康威视DS-K1T671系列测温人脸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3.2.2 20221214】

海康威视DS-K1T671系列人脸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1 20221215】

海康威视DS-K1T691M系列人脸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0 20221215】

海康威视DS-K56A0系列人证比对终端用户手册【V1.1 20221215】

海康威视DS-K56Q-F70智能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1 20221213】

海康威视DS-K5603嵌入式智能身份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1 20190801】

海康威视DS-K5604A-3XF系列智能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2.0 20221213】

海康威视DS-K5604A智能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1 20221213】

海康威视DS-K5606系列智能身份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1 20240222】

海康威视DS-K5607智能身份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

海康威视DS-K5671-3XF系列智能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2 20221213】

海康威视DS-K5671系列智能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1 20221213】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海康威视【DS-K1T815LC-M系列】人脸识别终端用户手册【V1.1 2024.02.26】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手册目录

手册目录一手册目录二手册目录三

—————————————————————————————————-

内容摘选

第3章 接线端子说明

设备的接线端子包括电源输入、报警输入、报警输出、RS-485 和门锁。
线缆示意图如下所示:

接线端子示意图

接线端子示意图

接线端子具体说明如下表所示:

接线端子说明

接线端子说明

—————————————————————————————————-

第4章 接线端子说明

可通过门锁 NC、COM 端子连接门锁;通过 SENSOR、GND 端子连接门磁;通过 BUTTON、GND 端子连接开门按钮;通过报警输入、报警输出端子连接报警输出设备和报警输入设备。

常规接线
常规接线说明图如下所示:

接线图(常规)

接线图(常规)

说明:
●外接门磁和开门按钮时,需要与 RS-485 或者电源共地。
●建议外接电源规格:12 V,50 W(报警输出设备除外)。
● 报警输出设备需按照实际设备选择合适规格的电源。

—————————————————————————————————-

接入门控安全模块
设备还可接门控安全模块:

接线图(带门控安全模块)

 接线图(带门控安全模块)

注:门控安全模块需单独外接电源。建议外接电源规格:12 V,50 W。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学海无涯 走一路学一路 站长微信

ICP备案号:晋ICP备180075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