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网络摄像机用户手册高空抛物【V5.5.830 20250401】
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内容末尾)
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
第一步:确认版本
设备开启配置前需确认当前版本,确保已升级版本为最新版本(确保为V5.7.0版本及以上)。

—————————————————————————————————-
第二步:开启规则信息
为了更方便地观察到抛物识别过程,请使用IE浏览器,右击后以管理员模式打开IE浏览器,安装好最新控件版本后重启浏览器登陆摄像机。在【配置】-【本地】-播放参数中开启【规则信息】,具体如下:
播放性能:流畅性好;
1、显示规则信息:启用 (启用后,WEB预览能看到检测区域及识别过程)
2、叠加POS信息:启用 (不启用,录像无法用于分析)
3、目标轨迹叠加:启用 (启用后,IE预览能看到视频轨迹)

开启规则信息及目标轨迹叠加(如上)
相机能照射到的横向最低覆盖宽度D,直接影响固定大小的抛物物体在画面中所占的像素数,从而影响检出效果。
1)400W变焦设备:
在满足安装距离(一般距离大楼15-30m)覆盖的基础上,通过WEB预览页面右侧的变焦/聚焦按钮,确保视频画面显示中覆盖大楼的最低横向宽度D≤30m,保证大楼聚焦清晰。
2)800W定焦设备:
在满足安装距离(一般距离大楼10-30m)覆盖的基础上,可通过调整安装距离L和仰角,将横向的最低覆盖宽度D≤40m,也可按照30m的覆盖宽度进行选型。


横向最低覆盖宽度(视频底部)满足算法检测要求
说明:
(1) 满足安装要求下,抛物的目标物大小也影响检出,换算为物体尺寸大小后,技术上要求长*宽=5*5cm及以上物体。例如,常见的抛物检测类型有:矿泉水瓶、烟盒、拳头大小的纸团、包装盒等。
(2) 对于轻飘飘的物体,抛落产生不了伤害,默认参数下已过滤。对于卫生纸、塑料袋等跟踪但不报警,该类物体若需报警,目标置信度及轨迹置信度需配置到最低1,但会增加误报。
(3) 在不满足通用安装要求下,谈能检测多大的物体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司智能相机只对像素有要求;当装的相机距离大楼近,焦距选的也大的时候,再细小的物体也能在画面中满足像素要求进而达到检测要求。
—————————————————————————————————
第四步:启用高抛功能及规则配置
步骤(1):启用高空抛物
路径:进入智能应用-选择高空抛物-启用-下一步-点击“高空抛物”


步骤(2):绘制区域
操作:点击“规则区域”-“绘制规则区域”-点击鼠标左键绘制每个顶点,鼠标右键结束绘制。
1、画面纵向上尽可能长的绘制规则区域。
2、区域最多绘制1个,可绘制最大十边形。规则区域与屏蔽区域可以重叠,为了显示更平整,尽量不重叠配置。
√ 置信度: (建议设置区间:30-40 )轨迹检测置信度越高,越不容易触发; 置信度越低,越容易误报。——若误报多,则适当提高置信度;若轨迹无法检出,则适当降低置信度
√ 报警等级:越高,轨迹上报越少,一般建议设置中。
√ 视频上传:对接N-Z NVR时,该功能不建议启用

√ 高空抛物【规则区域】绘图示例:

——画面区域底部若存在大量的动态干扰检测的目标,绘制屏蔽区域进行屏蔽,参考【第五步】
—————————————————————————————————-
第五步:屏蔽区域配置
屏蔽区域是必配项,最多可绘制4个区域,可配置多边形屏蔽区域。
√ 配置原则
纵向上尽可能留比较多的检测空间,对于其他非检测区域或检测区域内的树木、树叶、天空等可能产生动态干扰的物体,均需配置屏蔽区域。
√ 配置的目的
对于树叶树木等的检出,会消耗检测性能导致漏检,大量目标干扰则可能会增加误报。因此无论是检测规则区域内还是外,都应配置屏蔽区域;检测区域与屏蔽区域可交叉。如下图中树木区域及多余天空部分,屏蔽后该区域将自动过滤,不再检测到动态目标。
√ 配置步骤
操作:点击“屏蔽区域”-“绘制屏蔽区域”-点击鼠标左键绘制每个顶点,鼠标右键结束绘制(可绘制多个屏蔽区域,注意线条不要交叉)

√ 高空抛物【屏蔽区域1】绘图示例:

√ 高空抛物【屏蔽区域2】绘图示例:

—————————————————————————————————-
第六步:布防、数据上传、算法配置、叠加与抓图(选配)
1、布防时间与联动方式(按需配置)
路径:在智能应用-高空抛物-数据上传

2、数据上传
路径:在智能应用-高空抛物-数据上传

√ 上传报警录像:勾选该功能后,前端会向中心平台推送和轨迹图相关联的抛物报警事件视频,便于对抛物过程进行回溯。可通过海康SDK_DEMO布防后,在本地文件(默认:C盘picture)中验证展示。
注意:后端NVR的报警视频,为后端自己生成,与前端上传无关。
√ 上传报警抓图:默认勾选,报警带轨迹图片上传。NVR的报警轨迹图片与4200上的报警图片,均为前端的报警图片上传。
3、叠加与抓图
路径:在智能应用-高空抛物-叠加与抓图
主要影响报警推图叠加的报警图片信息,可默认配置。
√ 信息叠加(目标轨迹信息叠加)影响抓图叠加的图片文字,默认勾选即可。
4、高级参数(算法检测参数基础配置)
路径:在智能应用-高空抛物-高级参数
高空抛物报警参数配置包括目标置信度、灵敏度、轨迹置信度的配置,现场调试过程中,大部分场景无需再进行参数配置,保持默认即可;默认设置有日夜转换夜间的高空抛物算法参数配置。可针对实际情况调整夜间的算法检测参数。
少量如误报多的特殊场景,可适度去调整参数,具体的调试说明及方法如下:
√ 灵敏度:影响抛物动作时目标的识别,默认50。灵敏度越大,识别目标物体越灵敏,默认参数配置为50。若误报比较多,可适当降低到40。
√ 目标置信度:过滤抛物误报目标,默认50。项目中,无需调整该参数,保持默认。
√ 轨迹置信度(以显示为准):过滤抛物运动轨迹,影响最终实际报警产生的难易程度,默认70,项目中可保持默认。该值越低则轨迹越容易满足报警条件,若现场需增加最终报警率,可适当降低。若误报较多,可适当提高到75或80。
√ 调试模式:开启后将对高抛检测目标进行实时记录(开启后,视频画面中检测到动态目标上会叠加一行小字体文字),便于存在项目问题时,研发能根据WEB录制的视频进行分析,显示不影响的项目,建议直接开启。

说明:前端调试模式开启POS信息后,录像下载也会带POS信息,后端视频预览界面也会兼容显示动态目标带pos文字显示。
—————————————————————————————————-
第七步:楼层识别配置
当前有两种方式对高空抛物视频中的楼层进行标记,包括OSD叠加楼层标记和楼层识别配置。
方式一 :楼层识别配置(选配)
该方式在标记后,算法会自动生成楼层信息,该方式会将抛物起点楼层叠加在报警图片中一起上传。


方式二:OSD叠加楼层标记
该方式叠加楼层信息后,在报警抓图、视频中均会叠加,但算法不识别为多少层上报数据。
—————————————————————————————————-
详细内容如有需要,请添加站长微信,发送设备型号获取(注:需付费0.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