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X系列摄像头配置人员数据统计分析(配置热度图功能)

配置热度图功能
大型场合中,人群分布随时间呈现不同变化,部分区域为高密度人员聚集区,而其他地方为低密度区域。当前,针对不同时间段下,如果相关区域的人群密度分析能够直观的呈现出来,将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或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检测部署。热度图功能,即可实现这类需求,摄像机通过视频检测和技术分析手段,对场景进行检测,统计出不同时间段的人群密度(即“热度”)信息。

限制条件

场景限制
应用场景需满足以下条件:
1、应避免摄像机旁边有振动干扰源。
2、应避免摄像机画面中存在摆动、水波荡漾等动态背景,以及闪电、光影变化、镜面反射、雨雪天气、间歇性运动等干扰。
3、摄像机画面中,所有运动目标面积和与视场面积比应小于20%,即,整个画面场景应以静态物体为主体。
4、摄像机画面应避免直对光源、水面或墙壁等反射平面。

使用限制
在使用热度图功能过程中,存在以下限制:
1、摄像机必须装有可用的SD卡,热度图信息将存储在SD卡中,最长能保存1年的热度数据。
2、检测区域最多支持8个,如果不设置区域时,整个画面即为热度图区域。
3、布防时间按天设置,同一天的时间轴可设置最多8个时间段,支持布防时间清除。不进行布防时间设置时,默认全天布防。
4、对于球机,热度图仅限一个位置统计。若云台发生转动,不在统计区域,则热度图停止统计。
5、热度图在镜头变倍时,会存在一定的区域偏离,热度数据统计会存在偏差。
6、热度图检测区域发生变更时,热度图原有数据将被清除。但开关热度图功能、调整热度图布防时间或修改基本参数,原有热度图数据不受影响。
7、热度图最多支持8个热度检测区域,单个区域的顶点数小于等于10个。

安装要求
针对热度图功能,为保证统计的准确率,需满足以下安装要求:
1、安装高度建议在3米至6米之间,不同的摄像机焦距存在差异,根据具体的焦距,再选取合适的高度。
2、摄像机的俯仰角建议控制在30°到60°之间,推荐在45°左右。
确保检测区域内的光照亮度大于20lux。
3、在满足要求基础上,建议让摄像机能够涵盖尽可能广的场景。

配置热度图参数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高级配置 > 智能分析 > 热度图”,进入 区域参数设置页面。
三、勾选“启用”。
四、配置热度图参数,如图1所示,具体参数说明请参见表1。
不同型号的摄像机操作界面略有不同。
配置热度图参数
热度图参数说明

1、发送元数据
勾选后,摄像机会发送热度图的数据到后端平台或者安防中心。如果需要发送数据,请开启。

2、转到球机保存位置
针对球机款型,配置好参数保存后,摄像机将记住当前的画面位置,以此位置为热度图分析的位置。

当转动球机到其他位置时:
若没有在此热度图配置界面下再单击“保存”,则摄像机进行热度图分析的画面位置不变。因球机已转到其他位置,热度图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将会暂停,直至球机转回到原热度图分析画面位置为止,可以单击“转到球机保存位置”来迅速的回到热度图分析的画面位置,然后摄像机会继续进行热度图统计和分析。
若在此热度图配置页面下又单击了“保存”,则摄像机进行热度图分析的画面位置将发生变更,变为当前球机画面的位置,之前的数据将全部清空。
注:
非球机不支持此功能。

3、清空统计数据
单击“清空统计数据”后,统计的热度数据清零。

4、查看全部区域
单击“查看全部区域”,会显示所有的检测区域。

四、绘制检测区域。
需根据实际场景选择需要绘制的检测区域,绘制后设备只检测绘制的区域。最多支持8个检测区域,不设置区域时,整个画面即为热度图区域。具体绘制方式及区域列表参数说明如下

(1)热度图区域列表
检测区域绘制和已经绘制的检测区域列表。
|绘制检测区域后,系统只对检测区域进行热度检测。

(2)多边形区域绘制
绘制多边形检测区域。单击“多边形区域绘制”,移动鼠标至实况区域,出现十字形状,即可绘制。
注:
1、检测区域可以绘制成三角形、矩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绘制的检测区域支持最多10个顶点。
2、绘制检测区域未保存时,如果想重新绘制,可以单击“多边形区域绘制”,重新绘制检测区域。
3、绘制的检测区域,可通过鼠标拖动。
4、每次只能对一个检测区域进行操作。
矩形区域绘制

(3)绘制矩形检测区域。
单击“矩形区域绘制”,移动鼠标至实况区域,出现十字形状,即可绘制。
注:
1、绘制检测区域未保存时,如果想重新绘制,可以单击“矩形区域绘制”,重新绘制检测区域。
2、绘制的检测区域,可通过鼠标拖动。
3、每次只能对一个检测区域进行操作。

(4)满屏绘制
单击“满屏绘制”,则整个实况画面会出现检测框,作为检测区域。

5、单击“保存”完成热度参数配置

配置布防计划
完成参数配置后,还可定义布防计划,让摄像机在指定的时间段开启热度图功能。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高级配置 > 智能分析 > 热度图”。
三、选择“热度图配置 > 布防计划”。
四、根据实际需要,配置所需布防的时间。
五、完成配置后,单击“保存”

查看热度图统计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高级配置 > 智能分析 > 热度图 > 热度图统计”,即可查看统计数据

华为X系列摄像头配置人员数据统计分析(配置过线统计)

配置过线统计
通过过线人流量统计,摄像机可以识别商场、超市、连锁店、展会、博物馆等指定区域的进出人数,生成相应报表。进入人数与离开人数之和超过告警阈值时,产生告警,提升异常情况的处置效率。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高级配置 > 高级智能任务 ”,单击“添加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备或通道,勾选“行为分析 > 过线统计”智能任务,系统提示设置成功,单击“确定”。
单击“添加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备或通道,勾选“行为分析 > 过线统计”智能任务后,点击“参数配置”也能够进入配置页面。
三、单击“通道任务管理”下任务类型为“过线统计”后的“”进入配置页面
四、配置过线统计参数,如图:
配置人员过线统计
过线统计参数说明
1、零点清零使能
勾选后,每天零点清零计数。

2、人数定时上报
每隔定时间隔,设备分别统计该时间间隔内进入和离开的人数、截止当前时间总的进入和离开人数,向平台上报。

3、上报时间间隔
启用“人数定时上报”时可设置,设置人数定时上报间隔。

4、告警人数
进入检测区域的人数超过此数值时会触发告警。

5、绘制
单击“绘制”后,鼠标在画面中将变成十字形状,请绘制一条带箭头方向的检测线。

6、进入方向
单击“进入方向”后,绘制进入检测区域的方向。箭头指向为进入方向。

7、删除
单击“删除”后,删除绘制的检测线。

8、统计数据清零
单击“统计数据清零”后,统计的进出侦测区域人数归零。

9、区域列表
单击“多边形区域绘制”、“矩形区域绘制”或“满屏绘制”后,可在视频画面中绘制检测区域。绘制检测区域后,系统只检测进出检测区域的人数,如果检测区域达到了告警条件,系统就会产生告警。若不绘制检测区域,则全屏检测。

五、单击“保存”完成过线统计配置

配置告警输入参数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服务 > 告警服务 > 告警输入,进入告警输入配置页面。
三、选择需要配置告警的业务类型,单击“告警输入参数”。
四、不同告警业务需配置的告警输入参数不同,以实际界面为准

告警输入参数说明
(1)告警类型
显示该业务项的告警类型。
注:
告警类型仅用于查看,不支持配置。对于第三方平台的告警类型,通常由注册文件决定。

(2)告警间隔
针对事件类告警,系统按配置的告警间隔对业务上报的告警进行时间过滤,确保连续上报的告警发生时间不小于告警间隔。

(3)自动恢复时间
针对故障类告警,若故障在自动恢复时间内未收到告警消除消息,系统将自动消除告警。

五、点击“保存”警输入参数配置

 

配置告警联动策略
请根据各个款型支持的告警联动配置项进行配置。不同型号摄像机支持的联动操作不同,请以实际界面为准。部分型号不支持任何告警联动,则无联动策略配置。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服务 > 告警服务 > 告警输入,进入告警输入配置页面。
三、选选择需要配置告警的业务类型,单击“告警联动策略”,进入告警联动策略配置页面,如下图:
华为摄像头配置告警联动策略
注:
不同摄像机型号所支持的告警联动策略不同,请以实际界面支持为准。
当摄像机接入平台时,告警项建议勾选1项,不建议同时勾选

四、配置参数
对外呈现的告警类型以各联动模块(T28181、ONVIF、SDK等)实际支持的为准。例如T28181不支持镜头PT光耦故障这个类型的告警,在镜头PT光耦故障告警联动策略页面可勾选T28181,但该告警数据不会通过T28181协议上报。
各个告警类型支持的联动策略说明如下:
T28181
勾选后,T28181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T28181协议上报告警。

ONVIF
勾选后,ONVIF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ONVIF协议上报告警。

邮件
勾选后启用邮件联动。告警发生时联动发送含有告警信息的邮件到配置的邮箱。联动邮件配置方法请参见配置SMTP。
注:
两封邮件的最小发送时间间隔为6s,若告警检测间隔小于6s,会存在邮件数量与告警数量不一致的情况。

告警输出X
勾选后,当有告警产生时,会联动告警输出设备进行警示。例如,声光报警器、警铃等。
告警输出时长请选择“高级配置 > 告警配置 > 告警配置”,设置“保持时长”参数。

启动录像
勾选后启动录像。当告警发生时,系统按照用户设定的录像时间进行录像,并储存到SD卡中。

启动抓拍
勾选后启动抓拍。选择“启动抓拍”,设定“抓拍数量”和“抓拍间隔”,抓拍图片将储存到SD卡中,或者通过FTP或SFTP协议,将抓拍的图片上传至一个设置好的FTP服务器上。

RESTful
勾选后,RESTful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RESTful协议上报告警。

SDK
勾选后,SDK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SDK协议上报告警。

动态帧率码率
勾选后,当有告警(不包括温度告警)时,会自动设置帧率码率为动态帧率码率值,当告警结束后,重新返回在码流中设置的帧率码率。

媒体流
勾选后,在“智能元数据”处查看第三方APP检测结果时可获取到TLV告警信息,以及对接平台后,可在平台侧接收到TLV告警信息。

五、单击“保存”完成联动告警策略配置

配置设备布防
配置设备布防后,会将告警信息上报至平台。设备默认全天布防,若应用的业务场景不需要上报告警信息,则需将已添加计划关闭或删除。关闭或删除设备布防,不会影响抓拍业务。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服务 > 告警服务 > 告警输入,进入告警输入配置页面。
三、选择需要配置告警的业务类型,单击“设备布防”
设置配置布防界面
四、单击“添加”。界面显示新增的布防计划,单击新增行的。系统弹出“编辑计划”对话框
编辑计划
五、根据需要配置开始和结束时间,选择循环模式和星期。
六、单击“确定”。
七、单击“保存”完成配置

注:
1、可以对已有的布防计划进行修改或删除,单击布防计划“操作”列的或,可以对此条计划进行修改或删除。
2、布防计划至少保留一条,并且“状态”列必须为勾选状态。如果将布防计划全部删除,触发智能业务时将不会产生告警。

结果验证
设置移动侦测的区域内,有物体移动时,通过“维护 > 日志 > 日志采集”,单击“告警日志”,再单击“查询”,查看是否有移动侦测告警上报。

查看过线统计结果
选择“高级智能任务”,单击“通道任务管理”下任务类型为“过线统计”后的“”进入配置页面,选择“过线统计”,即可查看统计数据,数据可以以列表、柱状图、折线图的形式呈现

华为X系列摄像头配置人员数据统计分析(配置排队长度统计)

配置排队长度密度统计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高级配置 > 高级智能任务 ”,单击“添加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备或通道,勾选“行为分析 > 排队长度”智能任务,系统提示设置成功,单击“确定”。
注:单击“添加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备或通道,勾选“行为分析 > 排队长度”智能任务后,点击“参数配置”也能够进入配置页面
三、单击“通道任务管理”下任务类型为“排队长度”后的“”进入配置页面
四、配置排队长度参数,如图:
配置排队长度统计
注:型号不同,操作也界面略有不同

人群密度统计参数说明:
1、数据定时上报
勾选后,可设置“数据上报间隔(s)”。每隔定时时间间隔,设备向平台上报当前时间的人群密度占比及人数。

2、灵敏度
检测人数的灵敏度,默认为“3”,数字越大灵敏度越高,目标越容易被检测到,同时误检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推荐使用默认值。

3、单人处理时长
根据排队等待的业务(例如检票)的实际单人处理时长填写,默认为“60”。

4、告警阈值
侦测区域中的人数达到告警阈值会触发告警。

5、排队长度区域列表
检测区域绘制和已经绘制的检测区域列表。
绘制检测区域后,系统只统计检测区域内的排队长度,只允许绘制一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最多允许有十个顶点。

6、多边形区域绘制
绘制多边形检测区域。单击“多边形区域绘制”,移动鼠标至实况区域,出现十字形状,即可绘制。
注:
.检测区域可以绘制成三角形、矩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绘制的检测区域支持最多10个顶点。
.绘制检测区域未保存时,如果想重新绘制,可以单击“多边形区域绘制”,重新绘制检测区域。
.绘制的检测区域,可通过鼠标拖动。

7、矩形区域绘制
绘制矩形检测区域。单击“矩形区域绘制”,移动鼠标至实况区域,出现十字形状,即可绘制。
注:
.绘制检测区域未保存时,如果想重新绘制,可以单击“矩形区域绘制”,重新绘制检测区域。
.绘制的检测区域,可通过鼠标拖动。

8、满屏绘制
单击“满屏绘制”,则整个实况画面会出现检测框,作为检测区域。

五、单击“保存”完成人员排队长度配置。

配置告警输入参数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服务 > 告警服务 > 告警输入,进入告警输入配置页面。
三、选择需要配置告警的业务类型,单击“告警输入参数”。
四、不同告警业务需配置的告警输入参数不同,以实际界面为准

告警输入参数说明
(1)告警类型
显示该业务项的告警类型。
注:
告警类型仅用于查看,不支持配置。对于第三方平台的告警类型,通常由注册文件决定。

(2)告警间隔
针对事件类告警,系统按配置的告警间隔对业务上报的告警进行时间过滤,确保连续上报的告警发生时间不小于告警间隔。

(3)自动恢复时间
针对故障类告警,若故障在自动恢复时间内未收到告警消除消息,系统将自动消除告警。

五、点击“保存”警输入参数配置

 

配置告警联动策略
请根据各个款型支持的告警联动配置项进行配置。不同型号摄像机支持的联动操作不同,请以实际界面为准。部分型号不支持任何告警联动,则无联动策略配置。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服务 > 告警服务 > 告警输入,进入告警输入配置页面。
三、选选择需要配置告警的业务类型,单击“告警联动策略”,进入告警联动策略配置页面,如下图:
华为摄像头配置告警联动策略
注:
不同摄像机型号所支持的告警联动策略不同,请以实际界面支持为准。
当摄像机接入平台时,告警项建议勾选1项,不建议同时勾选

四、配置参数
对外呈现的告警类型以各联动模块(T28181、ONVIF、SDK等)实际支持的为准。例如T28181不支持镜头PT光耦故障这个类型的告警,在镜头PT光耦故障告警联动策略页面可勾选T28181,但该告警数据不会通过T28181协议上报。
各个告警类型支持的联动策略说明如下:
T28181
勾选后,T28181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T28181协议上报告警。

ONVIF
勾选后,ONVIF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ONVIF协议上报告警。

邮件
勾选后启用邮件联动。告警发生时联动发送含有告警信息的邮件到配置的邮箱。联动邮件配置方法请参见配置SMTP。
注:
两封邮件的最小发送时间间隔为6s,若告警检测间隔小于6s,会存在邮件数量与告警数量不一致的情况。

告警输出X
勾选后,当有告警产生时,会联动告警输出设备进行警示。例如,声光报警器、警铃等。
告警输出时长请选择“高级配置 > 告警配置 > 告警配置”,设置“保持时长”参数。

启动录像
勾选后启动录像。当告警发生时,系统按照用户设定的录像时间进行录像,并储存到SD卡中。

启动抓拍
勾选后启动抓拍。选择“启动抓拍”,设定“抓拍数量”和“抓拍间隔”,抓拍图片将储存到SD卡中,或者通过FTP或SFTP协议,将抓拍的图片上传至一个设置好的FTP服务器上。

RESTful
勾选后,RESTful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RESTful协议上报告警。

SDK
勾选后,SDK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SDK协议上报告警。

动态帧率码率
勾选后,当有告警(不包括温度告警)时,会自动设置帧率码率为动态帧率码率值,当告警结束后,重新返回在码流中设置的帧率码率。

媒体流
勾选后,在“智能元数据”处查看第三方APP检测结果时可获取到TLV告警信息,以及对接平台后,可在平台侧接收到TLV告警信息。

五、单击“保存”完成联动告警策略配置

配置设备布防
配置设备布防后,会将告警信息上报至平台。设备默认全天布防,若应用的业务场景不需要上报告警信息,则需将已添加计划关闭或删除。关闭或删除设备布防,不会影响抓拍业务。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服务 > 告警服务 > 告警输入,进入告警输入配置页面。
三、选择需要配置告警的业务类型,单击“设备布防”
设置配置布防界面
四、单击“添加”。界面显示新增的布防计划,单击新增行的。系统弹出“编辑计划”对话框
编辑计划
五、根据需要配置开始和结束时间,选择循环模式和星期。
六、单击“确定”。
七、单击“保存”完成配置

注:
1、可以对已有的布防计划进行修改或删除,单击布防计划“操作”列的或,可以对此条计划进行修改或删除。
2、布防计划至少保留一条,并且“状态”列必须为勾选状态。如果将布防计划全部删除,触发智能业务时将不会产生告警。

结果验证
设置移动侦测的区域内,有物体移动时,通过“维护 > 日志 > 日志采集”,单击“告警日志”,再单击“查询”,查看是否有移动侦测告警上报。

华为X系列摄像头配置人员数据统计分析(配置人群密度统计)

配置人群密度统计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高级配置 > 高级智能任务 ”,单击“添加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备或通道,勾选“行为分析 > 人群密度”智能任务,系统提示设置成功,单击“确定
注:单击“添加任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备或通道,勾选“行为分析 > 人群密度”智能任务后,点击“参数配置”也能够进入配置页面。
三、单击“通道任务管理”下任务类型为“人群密度”后的“”进入配置页面
四、配置人群密度参数,如图:
人群密度
注:型号不同,操作也界面略有不同

人员聚集参参数说明:
1、数据定时上报
勾选后,可设置“数据上报间隔(s)”。每隔定时时间间隔,设备向平台上报当前时间的人群密度占比及人数。

2、灵敏度
检测人数的灵敏度,默认为“3”,数字越大灵敏度越高,目标越容易被检测到,同时误检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推荐使用默认值。

3、告警阈值
侦测区域中的人数达到告警阈值会触发告警。

4、检测区域
检测区域绘制和已经绘制的检测区域列表。
绘制检测区域后,系统只统计检测区域内的人群密度,只允许绘制一个检测区域,每个检测区域最多允许有十个顶点

5、多边形区域绘制
绘制多边形检测区域。单击“多边形区域绘制”,移动鼠标至实况区域,出现十字形状,即可绘制。
注:
.检测区域可以绘制成三角形、矩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绘制的检测区域支持最多10个顶点。
.绘制检测区域未保存时,如果想重新绘制,可以单击“多边形区域绘制”,重新绘制检测区域。
.绘制的检测区域,可通过鼠标拖动。

4、矩形区域绘制
绘制矩形检测区域。单击“矩形区域绘制”,移动鼠标至实况区域,出现十字形状,即可绘制。
注:
.绘制检测区域未保存时,如果想重新绘制,可以单击“矩形区域绘制”,重新绘制检测区域。
.绘制的检测区域,可通过鼠标拖动。

5、满屏绘制
单击“满屏绘制”,则整个实况画面会出现检测框,作为检测区域。

五、单击“保存”完成人员人群密度统计配置。

配置告警输入参数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服务 > 告警服务 > 告警输入,进入告警输入配置页面。
三、选择需要配置告警的业务类型,单击“告警输入参数”。
四、不同告警业务需配置的告警输入参数不同,以实际界面为准

告警输入参数说明
(1)告警类型
显示该业务项的告警类型。
注:
告警类型仅用于查看,不支持配置。对于第三方平台的告警类型,通常由注册文件决定。

(2)告警间隔
针对事件类告警,系统按配置的告警间隔对业务上报的告警进行时间过滤,确保连续上报的告警发生时间不小于告警间隔。

(3)自动恢复时间
针对故障类告警,若故障在自动恢复时间内未收到告警消除消息,系统将自动消除告警。

五、点击“保存”警输入参数配置

 

配置告警联动策略
请根据各个款型支持的告警联动配置项进行配置。不同型号摄像机支持的联动操作不同,请以实际界面为准。部分型号不支持任何告警联动,则无联动策略配置。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服务 > 告警服务 > 告警输入,进入告警输入配置页面。
三、选选择需要配置告警的业务类型,单击“告警联动策略”,进入告警联动策略配置页面,如下图:
华为摄像头配置告警联动策略
注:
不同摄像机型号所支持的告警联动策略不同,请以实际界面支持为准。
当摄像机接入平台时,告警项建议勾选1项,不建议同时勾选

四、配置参数
对外呈现的告警类型以各联动模块(T28181、ONVIF、SDK等)实际支持的为准。例如T28181不支持镜头PT光耦故障这个类型的告警,在镜头PT光耦故障告警联动策略页面可勾选T28181,但该告警数据不会通过T28181协议上报。
各个告警类型支持的联动策略说明如下:
T28181
勾选后,T28181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T28181协议上报告警。

ONVIF
勾选后,ONVIF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ONVIF协议上报告警。

邮件
勾选后启用邮件联动。告警发生时联动发送含有告警信息的邮件到配置的邮箱。联动邮件配置方法请参见配置SMTP。
注:
两封邮件的最小发送时间间隔为6s,若告警检测间隔小于6s,会存在邮件数量与告警数量不一致的情况。

告警输出X
勾选后,当有告警产生时,会联动告警输出设备进行警示。例如,声光报警器、警铃等。
告警输出时长请选择“高级配置 > 告警配置 > 告警配置”,设置“保持时长”参数。

启动录像
勾选后启动录像。当告警发生时,系统按照用户设定的录像时间进行录像,并储存到SD卡中。

启动抓拍
勾选后启动抓拍。选择“启动抓拍”,设定“抓拍数量”和“抓拍间隔”,抓拍图片将储存到SD卡中,或者通过FTP或SFTP协议,将抓拍的图片上传至一个设置好的FTP服务器上。

RESTful
勾选后,RESTful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RESTful协议上报告警。

SDK
勾选后,SDK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SDK协议上报告警。

动态帧率码率
勾选后,当有告警(不包括温度告警)时,会自动设置帧率码率为动态帧率码率值,当告警结束后,重新返回在码流中设置的帧率码率。

媒体流
勾选后,在“智能元数据”处查看第三方APP检测结果时可获取到TLV告警信息,以及对接平台后,可在平台侧接收到TLV告警信息。

五、单击“保存”完成联动告警策略配置

配置设备布防
配置设备布防后,会将告警信息上报至平台。设备默认全天布防,若应用的业务场景不需要上报告警信息,则需将已添加计划关闭或删除。关闭或删除设备布防,不会影响抓拍业务。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服务 > 告警服务 > 告警输入,进入告警输入配置页面。
三、选择需要配置告警的业务类型,单击“设备布防”
设置配置布防界面
四、单击“添加”。界面显示新增的布防计划,单击新增行的。系统弹出“编辑计划”对话框
编辑计划
五、根据需要配置开始和结束时间,选择循环模式和星期。
六、单击“确定”。
七、单击“保存”完成配置

注:
1、可以对已有的布防计划进行修改或删除,单击布防计划“操作”列的或,可以对此条计划进行修改或删除。
2、布防计划至少保留一条,并且“状态”列必须为勾选状态。如果将布防计划全部删除,触发智能业务时将不会产生告警。

结果验证
设置移动侦测的区域内,有物体移动时,通过“维护 > 日志 > 日志采集”,单击“告警日志”,再单击“查询”,查看是否有移动侦测告警上报。

华为X系列摄像头配置人员数据统计分析(配置人员聚集参数)

 配置人员聚集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高级配置 > 智能分析 > 普通智能 > 人员聚集”。
三、勾选“启用”。
四、配置人员聚集参数,如图:
华为摄像头配置人员聚集参数
注:型号不同,操作也界面略有不同
人员聚集参参数说明:
1、灵敏度
人员聚集检测的灵敏度,取值范围为1~100之间的整数,默认为“50”,数字越大灵敏度越高,越容易触发告警。

2、人员聚集区域列表
检测区域绘制和已经绘制的检测区域列表。
绘制检测区域后,系统只检测检测区域内是否有聚集现象,如果绘制多个检测区域,其中的一个检测区达到了告警条件,系统就会产生告警。

3、多边形区域绘制
绘制多边形检测区域。单击“多边形区域绘制”,移动鼠标至实况区域,出现十字形状,即可绘制。
注:
.检测区域可以绘制成三角形、矩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绘制的检测区域支持最多10个顶点。
.绘制检测区域未保存时,如果想重新绘制,可以单击“多边形区域绘制”,重新绘制检测区域。
.绘制的检测区域,可通过鼠标拖动。
.每次只能对一个检测区域进行操作。

4、矩形区域绘制
绘制矩形检测区域。单击“矩形区域绘制”,移动鼠标至实况区域,出现十字形状,即可绘制。
注:
.绘制检测区域未保存时,如果想重新绘制,可以单击“矩形区域绘制”,重新绘制检测区域。
.绘制的检测区域,可通过鼠标拖动。
.每次只能对一个检测区域进行操作。
5、满屏绘制
单击“满屏绘制”,则整个实况画面会出现检测框,作为检测区域。

五、单击“保存”完成人员聚集配置。

配置告警输入参数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服务 > 告警服务 > 告警输入,进入告警输入配置页面。
三、选择需要配置告警的业务类型,单击“告警输入参数”。
四、不同告警业务需配置的告警输入参数不同,以实际界面为准

告警输入参数说明
(1)告警类型
显示该业务项的告警类型。
注:
告警类型仅用于查看,不支持配置。对于第三方平台的告警类型,通常由注册文件决定。

(2)告警间隔
针对事件类告警,系统按配置的告警间隔对业务上报的告警进行时间过滤,确保连续上报的告警发生时间不小于告警间隔。

(3)自动恢复时间
针对故障类告警,若故障在自动恢复时间内未收到告警消除消息,系统将自动消除告警。

五、点击“保存”警输入参数配置

 

配置告警联动策略
请根据各个款型支持的告警联动配置项进行配置。不同型号摄像机支持的联动操作不同,请以实际界面为准。部分型号不支持任何告警联动,则无联动策略配置。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服务 > 告警服务 > 告警输入,进入告警输入配置页面。
三、选选择需要配置告警的业务类型,单击“告警联动策略”,进入告警联动策略配置页面,如下图:
华为摄像头配置告警联动策略
注:
不同摄像机型号所支持的告警联动策略不同,请以实际界面支持为准。
当摄像机接入平台时,告警项建议勾选1项,不建议同时勾选

四、配置参数
对外呈现的告警类型以各联动模块(T28181、ONVIF、SDK等)实际支持的为准。例如T28181不支持镜头PT光耦故障这个类型的告警,在镜头PT光耦故障告警联动策略页面可勾选T28181,但该告警数据不会通过T28181协议上报。
各个告警类型支持的联动策略说明如下:
T28181
勾选后,T28181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T28181协议上报告警。

ONVIF
勾选后,ONVIF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ONVIF协议上报告警。

邮件
勾选后启用邮件联动。告警发生时联动发送含有告警信息的邮件到配置的邮箱。联动邮件配置方法请参见配置SMTP。
注:
两封邮件的最小发送时间间隔为6s,若告警检测间隔小于6s,会存在邮件数量与告警数量不一致的情况。

告警输出X
勾选后,当有告警产生时,会联动告警输出设备进行警示。例如,声光报警器、警铃等。
告警输出时长请选择“高级配置 > 告警配置 > 告警配置”,设置“保持时长”参数。

启动录像
勾选后启动录像。当告警发生时,系统按照用户设定的录像时间进行录像,并储存到SD卡中。

启动抓拍
勾选后启动抓拍。选择“启动抓拍”,设定“抓拍数量”和“抓拍间隔”,抓拍图片将储存到SD卡中,或者通过FTP或SFTP协议,将抓拍的图片上传至一个设置好的FTP服务器上。

RESTful
勾选后,RESTful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RESTful协议上报告警。

SDK
勾选后,SDK支持的告警类型将通过SDK协议上报告警。

动态帧率码率
勾选后,当有告警(不包括温度告警)时,会自动设置帧率码率为动态帧率码率值,当告警结束后,重新返回在码流中设置的帧率码率。

媒体流
勾选后,在“智能元数据”处查看第三方APP检测结果时可获取到TLV告警信息,以及对接平台后,可在平台侧接收到TLV告警信息。

五、单击“保存”完成联动告警策略配置

配置设备布防
配置设备布防后,会将告警信息上报至平台。设备默认全天布防,若应用的业务场景不需要上报告警信息,则需将已添加计划关闭或删除。关闭或删除设备布防,不会影响抓拍业务。
一、登录摄像机的Web界面。
二、选择服务 > 告警服务 > 告警输入,进入告警输入配置页面。
三、选择需要配置告警的业务类型,单击“设备布防”
设置配置布防界面
四、单击“添加”。界面显示新增的布防计划,单击新增行的。系统弹出“编辑计划”对话框
编辑计划
五、根据需要配置开始和结束时间,选择循环模式和星期。
六、单击“确定”。
七、单击“保存”完成配置

注:
1、可以对已有的布防计划进行修改或删除,单击布防计划“操作”列的或,可以对此条计划进行修改或删除。
2、布防计划至少保留一条,并且“状态”列必须为勾选状态。如果将布防计划全部删除,触发智能业务时将不会产生告警。

结果验证
设置移动侦测的区域内,有物体移动时,通过“维护 > 日志 > 日志采集”,单击“告警日志”,再单击“查询”,查看是否有移动侦测告警上报。

大华NVR4.0录像机通过ONVIF协议添加摄像头

ONVI 协议是一个网络视频框架协议,使不同厂商所生产的网络视频产品(包括摄录前端、录像设备等)完全互通。

什么情况下使用 ONVIF 协议
1. 大华的录像机添加第三方的 IPC
2. 大华的 IPC 添加到第三方设备
3.前后端版本相差过大,部分新型号录像机 2019 年后的程序添加 2015 年前版本的 IPC 可能出现添加不上问题,可以建议用 ONVIF 协议添加.
注:
1.如果前后端设备都是大华的建议优先选用私有协议添加
2.ONVIF 协议添加的设备部分功能可能出现无法使用:比如前智能,动检录像,录像机上直接修改编码参数,但是不影响正常录像跟回放

通过 ONVIF 协议添加摄像机的操作步骤
1、选择“设置 > 相机设置 > 远程设备 > 远程设备”
2、厂商选择 ONVIF-输入 IP 地址-输入 ONVIF 协议端口(HTTP 端口默认 80)-输入密码,如下图:
大华NVR4.0录像机通过ONVIF协议添加摄像头
注:
1. 当厂商改为 ONVIF 协议时,此时的 http 端口为 ONVIF 协议端口,默认 80,大华摄像机端口默认 80 不用修改,如果第三方摄像机端口不是 80 的需要手动修改
2. 第三方摄像机的 ONVIF 协议可以在远程设备,设备搜索时看下搜到的设备信息端口号是多少,或者跟摄像机厂家确认也可

人民电器RDJR6系列软启动器功能参数设置代码说明

RDJR6系列软启动器功能参数设置代码如下表
人民电器RDJR6-ZX软启动器功能参数代码表

功能代码说明:
(1)P0 —–起始电压
可设定范围(30~70)%Ue。当起动模式PB设为电压时有效。主要用于设定软起动起始力矩的大小,该值设置越大则起动力矩越大,同时起动电流也越大。一般在重负载时可适当调大,以产生较大起动转矩,达到正常起动的目
的。

(2)P1 —–起动时间
可设定范围(2~60)s。该值用于设定电压斜坡上升时间的参考值,实际起动时间要看负载的轻重,产品会自动检测判断电压斜坡上升到旁路切换时间,其它起动模式的切换时间也是如此。

(3)P2—– 软停时间
可设定范围(0~60)s。当该值设置为0时,表示自由停车,即有停止信号后断开旁路接触器起动器也无输出电压。该参数如果设置一定时间,则软起动器在有停止信号后,先断开旁路接触器,再通过调节晶闸管对电动机施加一个低电压使其按斜坡逐渐减速,避免快速停止,这类停止方式能够降低水泵水锤效应的损害作用,如水泵类可设置2s~6s,但软停时间设置较长,会出现电流波动现象。
当使用软停时,可用FF设置限流值,以减少软停时的大电流冲击,软停限流值由F5与FF的乘积决定。
注:出厂时该参数设置为自由停车,一般设备建议都使用该模式。 当一台软起动
器拖动多台电动机时(如一拖二),必须将F2设置为0,即自由停车方式。

(4)P3—– 间隔延时
可设定范围(0~999)s。当有起动命令后,按该设定值时间倒计时,当计为0时立即起动。

(5)P4—– 编程延时
可设定范围(0~999)s。用于PJ可编程继电器在延时多长时间动作,如设置为0则立即动作。

(6)P5—– 间隔时间
用于配合设置码PE(重起动允许)的间隔时间设定

(7)P6—– 起动限制电流
可设定范围(50~500)%或(1~6000)A。用于设定软起动器带电动机起动时的最大限制电流,即当软起动器输出电压增大时,其输出电流将保持在该设定值以内,直至电动机完成起动。该参数与P8、PB设置有关
可设定范围:(50~100)%Ie或者(1~6000)A。当P8设为0、2时,该设定值显示电流值,而不是百分比。该参数用于实际电动机过载倍数的调整,如设为80%,则表示当负载输出电流大于PP的80%时,开始过负载计时。建议用户一般不要修改此参数。

(8)PB—– 电流显示方式
可设定范围:0~3.该参数用于选择P6、P7的输入方式和运行时,面板的显示方式。
P8 电流显示方式
注:当P6、P7为百分比时,是指代码PP所设定的电动机额定电流值的百分比。当更改P8后,P6中的值并非对应转换,请确认代码P6的值是否满足要求

(9)P9—– 欠压方式
可设定范围:(40~90)%Ue。用于设定低于额定电压的百分数的动作值。

(10)PA—– 欠压方式
可设定范围:(100~140)%Ue。用于设定高于额定电压的百分数的动作值。

(11)P8 —–起动模式
可设定范围:0 限流;1 电压;2 突跳+限流;3 突跳+电压;4电流斜坡;5 双闭环;
RDJR6具有6种不同的起动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电动机和负载情况,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范围进行相应的选择。
①限流起动模式
限流起动模式

设置PB为0时为限流起动模式。上图给出了限流起动模式的电动机电流变化曲线。其中Ik为P6设置的起动限流值,当电动机起动时,当输出电流迅速增加,直到电动机电流达到设定的限流值Ik,直到电动机电流达到设定的限流值Ik,并保持电动机电流不大于该值,然后随着输出电压的逐渐升高,电动机逐渐加速,当电动机达到额定转速时,旁路接触器吸合,输出电流下降到电动机额定电流Ie或以下,起动过程完成。当电动机负载较轻或设定的限流值较大时,起动时的最大电流达不到设定的限流值时属于正常。限流模式一般用于对起动电流由严格限制要求的场合。
②电压斜坡起动模式
限流起动模式
设置码 PB为1时为电压斜坡起动模式。上图给出了电压斜坡起动模式的电压输出曲线。其中U1为P0设定的起始电压值当电动机起动时,当电动机起动时,在电动机电流不超过额定值的400%的范围内,软起动器的输出电压迅速上升到U1,然后输出电压按照所设定的起动参数逐渐上升,电动机随着电压的不断上升平稳加速,当电压达到额定值Ue时,电动机达到额定转速,旁路接触器吸合,起动过程完成。起动时间t1是根据标准负载在标准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控制参数,RDJR6系列软起动以此参数为基准,通过控制输出电压有效值使电机平稳加速以完成起动过程,并非机械地控制起动时间t1而不论电机加速是否平稳。这是与其它起动方案的本质区别,因此在负载较轻时,起动时间往往小于P1设定的起动时间,只要能顺利起动则属正常。
一般而言,电压斜坡起动模式适用于对起动电流要求不严而起动平稳性要求
较高的场合。
③突跳限流起动模式
设置码PB设为2时为突跳限流起动模式
④突跳电压起动模式
设置码PB设为3时为突跳电压起动模式
关于突跳限流起动模式和突跳电压起动模式的说明:在某些重载场合下,由于机械静摩擦力的影响而不能起动电动机时,可选用这两种起动模式。在起动时,先对电动机施加一个较高的固定电压并持续有限的一段时间,以克服电机负载的静摩擦力使电动机转动,然后按照限流或电压斜波的方式起动。在用这两种模式前,应先用非突跳模式起动电动机,若电动机因机械静摩擦力太大而不能正常转动时,再选用突跳限流起动模式或突跳电压起动模式,否则避免采用这两种模式,以减少不必要的大电流冲击。
⑤电流斜坡起动模式
设置码PB设为4时为电流斜坡起动模式,电流斜坡模式具有较强的加速能力,适用于两极电动机,也可在一定范围内缩短起动时间。
⑥电压限流双闭环起动模式
设置码PB为5时为电压限流双闭环起动模式。电压限流双闭环起动模式采用电压斜坡和限电流双闭环回路控制,是一种既要求起动较平稳又要求严格限制电流的综合起动模式,它采用了估算电动机工作状态的预测算法。该起动模式的输出电压曲线将根据电动机和负载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9)PC —– 输出保护允许
可设定范围:0 初级:1 轻载:2 标准:3 重载:4 高级
该参数主要用于设置软起动器对电动机的热过载保护级别。
初级:初级保护禁止了外控瞬停端子的功能,同时保留了过热、短路、主回
路故障保护,适用于需紧急起动的场合,如消防系统。
轻载、标准、重载这3个保护级别分别具备完全的保护功能,区别在于电动机
过载热保护反时限的曲线不同。
高级:高级保护在起动时的保护标准更为严格,其它保护功能参数与标准保
护设置相同。
设置码 PC设定的不同保护级别和热保护时间如下表:设置码 PC设定的不同保护级别和热保护时间
注:设置时,请根据实际使用的电动机的热过载能力设置,电动机保护必须
符合相应的保护等级。

(10)PD—– 操作控制方式
可设定范围:0-7.用于选择软起动的起动控制方式,如下表
选择软起动的起动控制方式
注:
当外控端子控制允许时,外控端子⑧和⑩之间必须接一常闭按钮或短接,否则无法正常起动电机,会报”Error 14″故障。
若起动后不允许意外停止,或维修时不允许意外起动,可把FB设置为7,即禁止所有起动或停止操作。当外控端子允许时,有两种接线方式,即两线控制方式和三线控制方式,具体接法如下图:
两线控制:如图(a),当SB1在常闭状态下,SB2闭合时起动,SB2断开时停止,断开SB1后为瞬停。
两线控制
三线控制:如图(b),当SB1在常闭状态下,按下SB3(瞬时信号)时起动,按下SB2(瞬时信号)后停止,断开SB1后为瞬停。
三线控制

 

(11)PE—–自动重起允许
可设定范围0~13.当PE设置为0时,自动重起无效
当PE设置为1~9时,将允许自动重起,此功能仅外控两线方式有效,并且不受操作控制方式PD的控制,重新送电后延时60秒软起动会自行起动器。
1、设置码PE设置为1~9,其中1~9表示包括送电起动和发生故障后重新起动在内可自动起动的次数,自动重起必须重新送电开机才能生效,且每次重新送电
都再次生效。
2、当发生故障停机后,经延时60秒后重新起动,但当设置码P5的设置时间大于60秒时,则按P5设置的时间延时,延时期间显示板上状态指示灯闪烁。
3、 设置码PE设置为10时,禁止失电保护功能。送电时,若外控端子已处于闭合状态,则自动起动电机,即允许送电起动。
4、 设置码PE设置为11时,瞬停后可再起动,即当外控瞬停端子⑦未被禁止(设置码PC>0),发生过瞬停、过压、欠压、过热等故障并恢复时,不需自复位即可起动电机。
5、设置码PE设置为12时,禁止失电保护功能,且瞬停后可再起动。
6、设置码PE设置为13时,运行状态记忆恢复功能,即在旁路状态下断电且再来电时,软起动会自动起动恢复到旁路运行状态。
注:本软起动具有失压保护功能,即断电且又来电后,无论外控端子处于
何种设置状态,均不会自行起动,避免造成伤害事故。但当PE自动起动设置为允
许、禁止失电保护、允许运行状态记忆恢复功能时,失去电保护功能都将失效。

(12)PF —–参数修改允许
可设定范围:0~2.
1、当设置为0时,只允许修改设置码PF的参数,其它设置码的参数都禁止修改;
2、当设置为1时,只允许修改设置码P0、P1、P2、P3、P5、P6、P9、PA、PB、PC、PD、PP的参 数,其它设置码P4、P7、P8、PE、PH、PJ、PL、PU的参
数都禁止修改;
3、当设置为2时,允许修改所有参数。

(13)PH—–通信地址
设定范围:0~63.用于上位机控制多台软起动时地址的设定

(14)PJ—–编程输出
可设定范围:0~19.用于设定可编程输出继电器的动作时刻
可编程继电器输出功能有两种工作方式,即可编程时序输出方式和可编程状态输出方式。①设置码PJ为0~4和10~14时,可编程输出工作于时序输出方式,
具体如下:
1、 此工作方式包含一个999秒定时器,由设置码P4设定。若P4不为0,则按设置码PJ设定的起始时刻计时,计时时间到0则输出开始改变状态;若设置码P4为0,则立即改变输出状态。该输出的复位时刻是在按P4设置时间延时结束且在准备状态下维持1s时。
2、可编程时序输出方式是以一次起动过程为控制周期的,如果再次起动电机则自动中断上次编程输出过程并重新启动该过程。
②设置码PJ为5~9和15~19时,可编程输出工作于状态输出方式,具体如下:3、可编程状态输出方式用于指示软起动器的工作状态,此方式下设置码P4设置的时间无效。
4、设置码PJ出厂值为7,即指示软起动器的准备工作状态,此状态下可以起动电机。可编程输出为故障状态时,是指电机类故障,如Err05、Err06、Err07、Err08、Err12、Err15,它不同于⑤号、⑥ 号故障输出端子功能。运行状态是指非准备或故障状态,它包括起动、旁路、软停三个过程。
5、当PJ>9时,可编程输出③号、④号外控端子的复位状态由常开变为闭合,即反相输出。灵活运用可编程继电器输出功能,可有效地简化外围逻辑控制线路。

(15)PL—–软停限流
可设定范围:(20~100)%。此软停限流值是F5起动限制电流值的百分比,例如:F5设置为400,FF设置为80,那么软停限流倍数为:电机额定电流的400%×80%=3.2倍。

(16)PP —–电机额定电流
可设定范围:11~1200A。用于设定软起动器所带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值的设定,其范围为软起动额定功率(单位:kW)的(50~200)%,例如:软起动的额定功率为30kW,那么PP值可设定范围为(15~60)A。
设置码PP在恢复出厂值之后,会自动变为电动机功率的2倍数值,此时,软起动的过流值、过负载均按该值处理,请按照所用电动机铭牌上的额定电流值输入设置码PP,以达到保护的最佳状态,否则当设置码P6、P7的电流显示方式(由设置码P8设定)为百分比方式时,显示面板上显示的起动电流和保护电流会有较大偏差。设置码PP设定的值不能低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20%,当PP设定的电动机电流较小时,保护脱扣器动作灵敏度误差将增大。

(17)PP —–电机欠载保护
可设定范围:(10~90)%。用于设定电机欠载保护功能。
欠载保护电流范围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0~90)%,由设置码PU的十位数确定。
欠载保护延时范围为5~90秒,由设置码PU的个位乘以10来确定,当PU的个位数为0时,保护动作延时为5秒。例如:设置码PU=42,则表示欠载电流为40%,保护动作延时时间为20秒。
只有电动机所拖动的负载工艺上有此要求时,才考虑选择欠载保护功能,
一般情况下不用。
当设置码PU<10时,表示禁止电动机欠载保护功能。

 

 

ICP备案号:晋ICP备18007549号-1